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资产配置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09 17:12

  本文关键词: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资产配置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3年

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资产配置影响

张亮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深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更加丰富,国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应地,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的投资决策行为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和关注,家庭金融随之崛起,在2006年美国金融协会(AFA)上,Campbell首次将家庭金融作为继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后又一新兴的金融学研究领域,从此,关于家庭金融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我国,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股票、基金、证券、银行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也不断丰富,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资产配置行为已成为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变量,家庭的跨期选择行为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和宏观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这样,金融资产作为“财产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关系家庭自身福利的提高,更关系到如何顺利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变,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家庭金融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那么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状况如呢?哪些因素有影响到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金融资产配置呢?这是一个极具研究意义的话题。根据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数据,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股票市场参与率为8.84%,基金市场参与率为4.22%,诚然,我国家庭金融参与率较低的现状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本文将着重从金融发展这一新的视角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情况和资产配置情况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对研究金融发展、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和非正规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低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较低的现状和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发展金融的角度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提高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水平,增加居民收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且能够扬长避短,有效减少非正规金融的危害。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的结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非正规金融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并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 第三章是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理论的简单回顾,并指明样本数据中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总量和结构状况、文中对家庭金融资产的界定,并引出本文的研究主题。 第四章是变量描述和模型设定。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入相关变量建立自己的计量经济模型。 第五章是实证部分。主要以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重点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资产配置的影响。 第六章是稳健性检验。再次证明了模型结论的正确性。 第七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金融发展提高了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程度,正规金融的发展对非正规金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提出了发展金融,以增加我国家庭金融参与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通过相关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本文用每万人拥有银行的来衡量金融可得性作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替代变量,每万人银行数量越多,家庭金融可得性越强,金融发展对我国金融市场参与和资产配置具体影响为:第一,金融发展提高了家庭正规金融市场参与程度:一方面会提高家庭持有风险资产和股票资产的概率;另一方面,会促进家庭进行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提高风险性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的比重和股票资产在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比重;第二,金融发展会减少家庭在非正规金融市场参与程度:家庭会减少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融资需求,同时也会降低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供给参与。同时,家庭借出款的比重也随着金融可得性的增加而降低。总之,正规金融的发展会使家庭更多的参与正规金融市场,进行相应地资产配置,对家庭非正规金融市场有参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文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最新数据,从宏观的角度对现阶段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情况和金融资产配置情况进行了阐释,一定程度上丰富家庭金融这一新兴的学科在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对经典投资组合理论下投资者组合的“相异型”和“有限参与”问题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本文综合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 第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运用Probit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正规金融市场参与和非正规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然后运用Tobit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风险资产占比)、风险资产结构(股票资产占比)和民间借出占比的影响。 第二,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在建立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计量模型时,既考虑微观因素,如家庭特征变量和人口统计变量,又加入宏观经济变量金融发展水平,这一变量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第三,统计学方法。用均值分析法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情况和金融资产结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性分析,指明文章的研究方向。 与以前相关论文相比,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微观数据和宏观视角。国内基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研究或基于宏观数据,或基于部分微观样本数据,样本容量相对较小。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最新数据,建立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计量经济模型。 在以往文献中,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中大多为微观因素,如家庭特征、人口统计特征等,本文重点研究宏观因素——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 第二,宏观变量微观化。本文用每万人拥有银行数作为金融发展的替代变量进行相应地研究。 第三,研究范围的全面性。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分析,不仅包括正规金融市场上,而且拓展到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选择金融发展的替代变量时,不仅从间接金融角度选择了每万人银行数作为金融发展的替代变量,而且从直接金融角度选择了每万人营业部数作为其另一个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从需求和供给的两个角度对我国家庭非正规金融参与进行了分析。 同时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模型构建的不完全性。健康状况、流动性约束等也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变量,由于样本中未设计、获取这些方面的数据,模型中并没有出现这些变量,未能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第二、由于论文中所采用的数据为截面数据,很难解决关注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但本文使用县(区)每万人银行数,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内生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丽;;利率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选择[J];财经科学;2007年04期

2 万寿桥,李小胜;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3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4 樊伟斌;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的变化趋势[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8期

5 李建军,田光宁;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金融论坛;2001年11期

6 吕雯;鲍曙明;陈科;麦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11年09期

7 王志军;;战后美国个人部门金融资产结构发展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8 王聪;张海云;;中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9 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10 冯兴元;温州市苍南县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辉;;试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2 李永平;;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观点、评价及对我国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3 谢婷婷;;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新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刘杨;宋瑞敏;;浅析中国的非正规金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5 陈辉;刘钟钦;贾伟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6 蒋满霖;王彪;;新农村建设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张春喜;孙韦;;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8期

8 祝恩民;;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李鲁欣;李玉江;;基于SPSS对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10 孙士金;潘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景阳;;河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罗丹程;周娟;;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3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彦云;谭英平;;首都金融深化的统计理论与影响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吴慧;林锦国;李为相;萨日娜;;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米传民;刘思峰;江可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钊;彭迪云;;南昌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戴志敏;;江西金融体系协调发展模型构建及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园园;银行业反垄断法适用问题研究—以银行业结构规制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兴凯;金融服务业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影响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7 胡剑;基于利率、汇率、股价联动性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综合度量的阶段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10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晓晨;涉农贷款分类管理及政策支持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东;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宋增芬;山东省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然吉;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支持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倩;青岛市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行为特征与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孙江霞;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丽;;利率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选择[J];财经科学;2007年04期

2 周波;;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2期

3 肖新华;刘冬荣;;个人股票投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4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5 沈军;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一个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6年01期

6 李健元;李刚;王森;;人均收入水平与股票市场发展关系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相关历史数据的检验[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7 闫坤;鄢晓发;;中美储蓄率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8 陈建东;晋盛武;侯文轩;陈焱;;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9 樊伟斌;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的变化趋势[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8期

10 李建军,田光宁;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金融论坛;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副教授 田秀娟;[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应清;向读者展示取财、聚财、用财之道——《家庭金融与投资谋略》问世[J];金融经济;1994年05期

2 蔡鲁伦;《家庭金融与投资谋略》序[J];金融经济;1994年02期

3 正芳;家庭金融悄悄走近我们[J];科技信息;1999年04期

4 程斌,张红;家庭金融:悄悄走近你我他[J];西安金融;1997年02期

5 王能昌,俞忠发;家庭金融:悄然走近百姓生活[J];价格与市场;1999年05期

6 赵欣;家庭金融投资——防范风险为先[J];时代金融;2005年02期

7 程斌,张红;家庭金融悄然兴起[J];金融会计;1997年03期

8 吴玉双;项智慧;;中国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实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9 贾宗武,柴效武;关于搞好家庭金融活动的思考[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家庭金融资产为何流失[J];财会月刊;200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振龙;陈志英;;牛熊市视角下的资产配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姚金海;;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平安为例[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3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孙守纪;;法律起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问题[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刘锡良;;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体考察[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张亮亮;黄国良;;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银行贷款的治理效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郑长德;;中国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郑荣仓;;电子化为金融发展铺设了高速路[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郑荣仓;;电子化为金融发展铺设了高速路[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年内高点已现 原油仍有下跌空间[N];证券时报;2011年

2 韩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李良;[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N];证券日报;2008年

5 ;[N];证券日报;2004年

6 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中心 娄静;[N];中国证券报;2004年

7 天相投顾 闻群;[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荣篱;[N];证券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马薪婷;[N];证券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刘伟华;[N];中国经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伟宏;基于非参数贝叶斯方法的资产配置[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炜;金融发展与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赵洪;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4年

4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余利丰;金融发展与中国的TFP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7 吴玮丽;中东欧国家金融发展与贸易开放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郑木清;机构投资者积极资产配置决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彭焮熉;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谢丽霜;西部开发中的金融支持与金融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倩;我国QDⅡ资产配置研究与收益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2 贾慧;Black-Litterman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资产配置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亮;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资产配置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高飞;基金公司动态资产配置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张铁鹏;基于景气指数的行业资产配置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若汐;国内QDII基金运作与资产配置决策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7 陈琳;主权财富基金运营管理: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赖天行;商业周期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最优资产配置和消费选择[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硕;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决策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曹霞;资产配置理论研究及在中国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金融发展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资产配置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12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0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