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东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拆分动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9 01:09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0年

东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拆分动因研究

张宇  

【摘要】: 随着经济改革的实施,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目标定位于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制度。我国大中型企业多数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政企不分,行政干预严重。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式。国有股为主体的上市公司更是需要走在改革的前沿。1999年以前,股票发行上市以额度的行政分配为主,模拟改制和捆绑上市也曾盛行过。现在许多公司出现了公司治理问题,部分捆绑上市的公司面临拆分。 本文通过对东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以后拆分的前因后果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东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从上市到拆分的全过程,从公司治理角度探求拆分的动因并提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42
【目录】:

  • 内容提要4-7
  • 第1章 绪论7-10
  • 1.1 研究的背景7-8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
  • 1.3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8-10
  • 第2章 案例背景介绍10-17
  • 2.1 东北高速的包装上市过程10-11
  • 2.2 东北高速拆分前股权结构概况11-13
  • 2.3 东北高速拆分前董事会概况13-14
  • 2.4 东北高速拆分前高管人员性质及其薪酬激励情况14-17
  • 2.4.1.高管人员的性质14-15
  • 2.4.2. 薪酬激励现状15-17
  • 第3章 东北高速组织拆分原因分析17-28
  • 3.1 东北高速拆分原因之公司股权结构分析17-19
  • 3.2 东北高速拆分原因之公司董事会分析19-23
  • 3.2.1 建立董事选举制度19-20
  • 3.2.2 确定合理的董事会规模20-21
  • 3.2.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21-22
  • 3.2.4 改善董事会的领导结构22-23
  • 3.2.5 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管23
  • 3.3 东北高速拆分原因之公司监事会分析23-27
  • 3.3.1 现行监事会体制设置中存在的不独立性24-25
  • 3.3.2 监事会应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25
  • 3.3.3 监事会监事的任职资格不健全25-26
  • 3.3.4 监事会职权的权限范围小26-27
  • 3.4 东北高速拆分原因之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分析27-28
  • 第4章 东北高速组织拆分带来的启示28-38
  • 4.1 东北高速组织拆分对上市过程规范化及拆分试点的启示28-31
  • 4.1.1 上市过程规范化28-29
  • 4.1.2 拆分试点29-31
  • 4.2 东北高速组织拆分对企业的启示31-33
  • 4.2.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31
  • 4.2.2 我国上市公司缺少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代理人的机制31-32
  • 4.2.3 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的选择32-33
  • 4.3 东北高速组织拆分对投资者的启示33-34
  • 4.3.1 东北高速停牌期间的机会成本的损失33-34
  • 4.3.2 东北高速拆分后股票上涨34
  • 4.4 东北高速组织拆分中介机构的启示34-38
  • 4.4.1 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不足34-35
  • 4.4.2 审计关系失衡35-36
  • 4.4.3 独立审计违规行为的法律约束不足36
  • 4.4.4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难以贯彻36-38
  •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论文摘要43-45
  • ABSTRACT45-4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樊;;我国股权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2 严若森;;再析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10期

    3 王海萍;向秋华;;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07年01期

    4 杨涌滨;;对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思考[J];领导科学;2009年35期

    5 陈湘跃;;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审计质量关系[J];辽宁经济;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妮;;浅析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股权激励机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1期

    2 张樊;;我国股权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3 任海云;;公司治理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效应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5期

    4 廖红伟;;中央企业战略重组模式选择与瓶颈突破[J];经济管理;2010年12期

    5 姚淑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以某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经济师;2012年03期

    6 刘剑;李映萍;;董事会会议频率与公司绩效——一项基于深圳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09年04期

    7 许若夫;;公司领导权结构选择:理论基础与经验证据[J];商业经济;2010年23期

    8 赵晨;章仁俊;陈永斌;;董事会结构特征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以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经济问题;2010年06期

    9 廖红伟;;后危机时代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机理与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11年11期

    10 王宗军;王山慧;田原;;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经营困境关系研究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技术经济;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斌;童盼;;董事会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刘慧颖;尹翠芳;周建;方刚;;企业内部复杂性与董事会治理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制造企业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严洪;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郑剑英;金融企业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昶;企业集团战略重组决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梁英;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汤小莉;自然人控股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及其治理效应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任海云;基于公司治理的R&D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刘丽;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刘中文;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9 杨京波;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股票期权在中国上市公司运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妮;董事会中女性董事比率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谢娟;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龚盛;基于灰色因子分析的上市银行治理机制与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晏玲泽;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鄢嫣;股权激励在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中的应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涛;基于公司收缩战略的企业分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郭艳;湖南省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杨晓畅;国企改制中的股权激励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沈和平;基于业绩波动性的董事会治理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巧兰;赵晓白;;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9期

    2 温红梅,陶乃文,部莉珺;企业收缩重组方式的分析与评价[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年01期

    3 赵子夜;;业务复杂度、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行业监督力[J];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4 孟晶;张杰;;试述股权激励及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J];经济师;2006年05期

    5 刘小玄;企业边界的重新确定:分立式的产权重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一种改制模式[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6 于东智,池国华;董事会规模、稳定性与公司绩效:理论与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7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8 吴淑琨,柏杰,席酉民;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与合一——中国上市公司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8期

    9 王海萍;向秋华;;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07年01期

    10 陈湘跃;;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审计质量关系[J];辽宁经济;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锐进;瞻前顾后细思量——平板玻璃类上市公司 '98 中报综合分析[J];中国建材;1998年09期

    2 ;我国汽车行业已有二十家上市公司[J];汽车维修;1998年02期

    3 韩琦;上市公司股利发放预测的实证分析[J];航天工业管理;2002年06期

    4 白亚铭;汽车工业五十年融资方式的变革[J];汽车工业研究;2003年07期

    5 乐烨;我国港口类上市公司投融资分析[J];港口经济;2003年06期

    6 易堂;;2007:期待尽带“黄金甲”[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7年01期

    7 张红琴;;因素分析法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航天工业管理;2007年08期

    8 辛梓;;中远缘何注资上市公司[J];中国水运;2007年10期

    9 宋丽平;张翔;;黑龙江省上市公司业绩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7年05期

    10 阮晓琴;;风电设备上市公司展开兆瓦级竞争[J];太阳能;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4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剑桂新;周荣汉;;东北薄荷的化学型[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刊[C];1994年

    6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7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10 徐向艺;陈振华;马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圆圆;[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海油;[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记者 黄海京;[N];天津日报;2010年

    4 记者 罗晓君;[N];嘉兴日报;2011年

    5 哈德别克 地委副秘书长;[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6 井洪江;[N];中煤地质报;2010年

    7 徐扬 刘毅非;[N];西部时报;2011年

    8 苗国军 创义钟国营销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N];中国食品报;2011年

    9 记者 苑丹;[N];长春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沈彦彦;[N];厦门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李丹;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杜晓宇;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东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拆分动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韩笑;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曹颖;我国上市公司MBO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叶立贵;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舒红蕾;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朱顺熠;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玲;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8 肖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静波;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10 闫玉林;有机硅新材料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上市公司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财务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81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