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及原因剖析

发布时间:2016-11-23 08:51

  本文关键词:经济转轨滋生腐败机会的微观机制研究——从594个腐败要案中得出的结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及原因剖析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12-6-10 13:01:36

摘 要:当前,我国尽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从腐败的类型、主体、区域、程度、动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探寻我国腐败产生及其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导致腐败,分配不公,制度性漏洞和权力失监,,对腐败行为打击惩治不力导致腐败等等。

关键词:腐败;特点;原因

   
  一、我国腐败现象的新特点
  (一)腐败类型增加。
  从腐败类型来看,个体腐败与群体腐败并存,串案、窝案和法人犯罪案件增多。违法违纪者往往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利益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群体性、帮派性的特征更具明显。在一些大案、要案中,往往是带出一个个串案、窝案。
  (二)腐败主体蔓延。
  从腐败行为主体来看,行为主体从基层向中层、高层领导干部蔓延,“一把手”腐败现象严重。自从进入90年代,党内高层干部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已由昔日的县处级向地厅级、省部级发展。在一些大案中“一把手”违纪违法较为突出。2009年全年落马的省部级(含副部级)高官有17人。
  (三)腐败区域扩展。
  从腐败发生区域来看,腐败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散到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就连新闻出版、学术教育界也未能幸免。管理党风廉政工作、查处腐败分子的机关也出现了腐败现象,近几年纪检监察干部贪赃枉法、徇情枉法,以及自身腐败、包庇腐败现象行为时有发生。
  上述特点全景式地展示了目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现状。一直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不谓不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为何仍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有: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
  (一)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导致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虽然一再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是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在宣传教育、社会舆论、识人用人等方面,与无产阶级道德观念大有所悖,致使一些人产生了模糊观念和错误心态:认为廉政吃亏,等待观望;法不责众,随波逐流;你捞我捞大家捞,不捞白不捞。
  (二)分配不公和公务员低薪导致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瞩目,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很大,国家工作人员工资低,且上下级之间又不统一。特别是分配不公中的不良暴富,对社会起了不良示范作用,一些意志薄弱者竞相效仿。原先的心理平衡被打垮,取而代之是一种“吃亏”、“补偿”心理。一些高官比大款,追享受,走向堕落。县乡基层干部攀行业、比部门,千方百计捞油摸水。这种“心理不平衡”是清官变贪官的“思想铺垫”,公仆变蛀虫的“精神基础”。
  (三)对腐败行为打击惩治不力导致腐败。
  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给腐败分子带来一种侥幸心理,有的自恃有老同乡、老亲戚、老同学、老同事掌权,碰碰高压线,搞点小动作,不会出事。一些司法人员徇情枉法、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关系案”,使一些腐败分子得以漏网、逍遥法外。对于一些手握大权的人来说,任人唯亲、培植亲信、徇私舞弊等寻求支持。而对于被保护者来说,寻求庇护以谋取职位而被迫编织各种关系网、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为此,各种腐败现象也相伴而生。腐败的收益大于风险,使一些人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腐败的原因很多,党风不正和公民文化素质的低下也是滋生大量腐败现象产生的因素。公民文化不发达,压抑了人民群众对政治的参与和对国家的有效监督。只有深刻的探寻腐败产生及其蔓延的原因,才能确立有效的对策,这是当前严峻的反腐形势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过勇.经济转轨滋生腐败机会的微观机制研究——从594个腐败要案中得出的结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05)
[2]李晓鹏.我国现阶段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0(06)

上一篇: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下一篇:对河源市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

相关文章


  本文关键词:经济转轨滋生腐败机会的微观机制研究——从594个腐败要案中得出的结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87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1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