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延边联产承包制现状与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构思

发布时间:2016-11-23 16:39

  本文关键词:农地流转经济驱动力微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延边大学》 2001年

延边联产承包制现状与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构思

韩春花  

【摘要】: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农村现 代化的基础。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 本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 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土地制度的合理与否,对农业生产,农村现代化乃至整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极大。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 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存在如下问题:集体的 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清,农户的承包经营权未得到确实的保障,农地分散、经营规模 过小等。本论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试探性的分析和总结,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本稿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和现存的主要问题,为 今后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历史依据。 第二章介绍了围绕农地制度的改革,中外农业经济研究者展开的讨论。主要 包含如下内容。第一、关于土地所有制的改革问题。目前为止出现了四种主张:即 土地国有化、土地私有化、土地集体化、土地混合所有制;第二、关于农业经营制 度的改革问题;第三、关于土地流动化的模式创新等。 第三章对延边的农地分配和流动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一节阐述了现行土地 集体所有下,集中连片化的分配是可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并不是造成农地零碎的 原因。第二节介绍了转包、转让的情况,归纳了其运行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终章提出了农地制度改革的构思。即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 建立和完善土地的流转机制。在这里主要强调了改革要尊重历史现实性,不仅要考 虑制度成本节省问题,还要考虑社会安定问题。这是笔者最基本的思路。 本论文主要从农村土地制度,特别是使用制度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目前 中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化时期,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目标明确、 顺应规律,农村土地制度建设就一定能够逐步地完善起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F321.1
【目录】:

  • 摘要(中文、日文)4-6
  • 绪 论6-8
  • 1.1 研究背景6
  • 1.2 研究方法6
  • 1.3 内容体系6-7
  • 1.4 两个前提7-8
  • 第一章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8-14
  • 1.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回顾8-11
  • 1.2 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11-14
  • 第二章 关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理论探索14-30
  • 2.1 土地所有制度的改革模式14-20
  • 2.2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模式20-22
  • 2.3 农地流动化的理论与实践模式22-30
  • 第三章 关于延边农地分配与流动化的实证分析30-39
  • 3.1 对延边农村承包地分配的思考30-34
  • 3.2 对延边农地流动化的考察34-39
  • 第四章 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构思39-43
  • 4.1 明确集体所有权39-40
  • 4.2 稳定承包经营权40-41
  • 4.3 建立有秩序的土地经营使用权的流转制度41-43
  • 结 论43-44
  • 参考文献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永民,李世灵;农村改革的深层障碍与土地产权构建——兼述我们同流行的理论观点的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06期

    2 杜鹰;日本的农业政策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12期

    3 房慧玲;广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金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刘淑春;;中国农地产权改革模式比较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3 刘助仁;可资借鉴的国外“三农”政策[J];调研世界;2004年05期

    4 秦富;解决"三农"问题的国际经验(续)[J];调研世界;2005年05期

    5 曹诗权,朱广新;农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建构的基础与思路[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7 朱振达;确认农业法人资格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陈会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洪名勇;;外在制度的多样性与我国外在农地制度创新的多样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姚俊;杨春平;;农村土地产权股份制改革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文清;;中国城乡统筹的探讨[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洋;农地流转经济驱动力微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5 羊文辉;投入品补贴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6 覃巍;农民收入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7 鲁茉莉;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世界农业政策变革[D];复旦大学;2003年

    8 傅夏仙;股份合作制:理论、实践及其适宜领域[D];浙江大学;2003年

    9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沈雅琴;长期土地承租合约下农业产业化及其绩效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华炜;论集体荒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爱群;当代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志军;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法律问题分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许颖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股份合作制比较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6 席加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燕芝;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1年

    8 张兆同;苏南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9 张英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10 华兴顺;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安;从家庭承包制的土地经营权到股份合作制的“准土地股权”——理论矛盾、形成机理和解决思路[J];经济研究;1995年07期

    2 林森;;我国农地制度的稳定与创新[J];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龚晓莺;邓永亮;;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7年06期

    4 董峻;于文静;;“四权”为农民经营林业提供制度性保障——专家解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内容[J];农村科学实验;2008年09期

    5 叶朋;;反思中国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制度[J];乡镇经济;2009年12期

    6 魏正;;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创新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2011年06期

    7 姜恒;;对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8 张述周 ,徐进;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内容及弊端[J];市场研究;2003年04期

    9 练崇潮;易有禄;;切实保护农民承包经营权 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年15期

    10 罗大钧;魏波;;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世权;;农村林地权改革的法与经济学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饶世权;;农村林地权改革的法与经济学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贾莉;;司法发展路径的微观探索——以山林承包经营权纠纷个案的调处为视角[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4 马燕;周鹂;;论林地承包经营中的法律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5 史建民;;家庭承包制的运行机制、局限性及其自我克服[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6 汪海燕;;集体林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田琳;;林权用益制度研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8 孔令栋;曲延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家庭承包制实施后的变迁[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林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与转换[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10 杨佳;王红玲;;关于都市农业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考[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碧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本报记者 冯松 黄中伟;[N];绵阳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骆战红 通讯员 季渊;[N];台州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段汝泽 李海明 本报记者 陈文;[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5 记者 姚芃;[N];法制日报;2009年

    6 本报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N];苏州日报;2010年

    7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政协委员 廖海金;[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丛兵 志超;[N];江苏经济报;2003年

    9 记者 金蓉;[N];重庆商报;2008年

    10 通讯员 任秋进;[N];济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蒙;农民生存权法律保障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王丽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3 崔凤友;海域使用权制度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柳琳;中国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孙全亮;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江小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与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胡长明;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志彬;农民土地权益立法保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春花;延边联产承包制现状与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构思[D];延边大学;2001年

    2 唐薇;家庭承包经营权抵押利益平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喜荣;草牧场承包经营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张金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继承问题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建构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雅迪;论家庭承包经营权及其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靳桂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王英萍;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8 赵坤;林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9 王长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赵江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问题研究—兼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农地流转经济驱动力微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188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