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12-31 14:42

  本文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

2003年第5期双月刊

总第140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JOURNALOF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5.2003BimonthlySerial№.140

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综述

汤为本 杨艳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后瓦尔拉斯宏观经济学

F:A  文章编号:100325230(2003)052000320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尝试,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激烈争论的背后,却隐含着这样一种共识:任何一种宏观经济理论都要有与其相应的微观基础。他们都力图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内,来构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然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框架并没有为更好地理解和反映宏观经济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提供任何空间。理论的发展必然要求超越目前的微观基础研究。正在悄然兴起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经济学,或许预示着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

一、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

以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为标志,西方经济学分裂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大体系。长期以来,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贯穿着微观经济学领域,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则垄断着宏观经济学领域。在微观经济学领域,新古典主义理论认为,价格机制能够保证所有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出清,使经济处于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凯恩斯主义理论则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常处于失业均衡状态,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二者之间存在着界限分明的鸿沟甚至彼此相互冲突。然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的这种彼此冲突的状况,长期以来却被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主流地位的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调和成为经济学两大分支学科之间互为前提、

收稿日期:2003203224

作者简介:汤为本(1945—),男,浙江海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杨艳红(1972—),女,安徽岳西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助教。


  本文关键词: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29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d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