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两型社会”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7:20

  本文关键词:“两型社会”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述建立"两型社会"的目的和意义,从宏观经济角度,提出在"两型社会"下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体系、账户体系、循环经济核算评价模式和信息披露报表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来了解环境资源的变化和趋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观,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政策支持的依据。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两型社会” 循环经济 国民经济核算 信息披露
【分类号】:F222.33;F205
【正文快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柯金虎;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论析[J];科技导报;2002年12期

2 李慧明,王军锋,朱红伟;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发展;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成波;周波;丁海容;艾南山;陈洋;;西部中小城市工业园区生态建设策略研究——以重庆永川市工业园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周强,吴涛;从生态工业角度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1期

3 熊艳;;生态工业园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胡志光;齐萌;;建设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的研究[J];电力环境保护;2007年02期

5 赵世贤;张华;;浅谈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J];能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6 郑元景;;循环经济视角的和谐社会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张兆臣;仇方道;;徐州市工业产业生态化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3期

8 范战平;任庆;;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及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9 张莉蓉;;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内涵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0 李慧明;王军锋;;加强物质流分析和调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J];经济纵横;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王磊;;论循环经济理念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冯春涛;;基于工业生态学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构想[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海;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规划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2 何永贵;基于循环经济的梯度推移和扩散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3 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商华;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任庆;中国循环型社会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周兴龙;矿业循环经济及其物质流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秦丽杰;吉林省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重;以工业园为载体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晓冰;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赛世杰;环境税的国际协调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邹睿;循环型社会的行政行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赵永华;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承东;贵州省工业产业生态化推进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7 周厚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汤懿;生态工业园区的绿色管理体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丽;基于GaBi平台的企业清洁生产方案编制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宫晓坤;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策划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会龙;;积极、务实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J];新远见;2008年05期

2 张天蔚;孙彤;;由日本的实践看我国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融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12期

3 张超;;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0年09期

4 原二军;;循环经济蓄势待发[J];中国报道;2009年01期

5 傅德辉;;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一票否决”[J];人民论坛;2009年14期

6 张志强;;我国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7 哲夫;;只有循环经济才可以救环境[J];绿叶;2010年03期

8 ;大连市首个循环经济区揭牌[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03期

9 崔伟利;许颖;;搭建循环经济平台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环境经济;2010年07期

10 ;四部门发文支持循环经济[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翠玲;;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王颖;;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世界城市[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蕊;;循环经济对企业会计的挑战[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张孝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突破传统观念,科学发展循环经济[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6 陈国生;唐婧;刘伟辉;;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7 雷电;;节能减排标准化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技术推进作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李伟;苏向前;李连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绿色鹤煤[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又好又快建设生态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玲琳;上海:迈向循环经济型城市[N];解放日报;2003年

2 李铁军;循环经济不能一蹴而就[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3 王海鹰;“循环经济”激活山东[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开宏;循环经济的循环障碍何在[N];湖南经济报;2005年

5 刘欢 江国庆 本报记者 刘维阳;工业:循环经济渐入佳境[N];九江日报;2005年

6 记者 杨勇;推循环经济缓资源短缺[N];深圳特区报;2005年

7 张林;武汉综改:循环经济先试先行[N];科学时报;2008年

8 张晨邋刘宏奇;给奔涌的经济装上“资源节流阀”[N];新华日报;2008年

9 记者 姜小毛 特约记者 周益民;江西星火工业园循环经济唱主角[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新化;循环经济助推格尔木腾飞[N];中国矿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洪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与测度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茁;交易所信息披露对证券市场的价量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冯久田;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钡;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王宇峰;我国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沈金生;中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论[D];四川大学;2007年

9 蒋佐斌;中国铁矿资源循环经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10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林;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丽莹;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3 赵莹;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佘金龙;基于循环经济的公路项目评价[D];长安大学;2010年

5 林杰;石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6 张亚红;陕西省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田玉星;基于熵值法的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8 于晓梅;西安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9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10 张永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两型社会”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316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