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烟丝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半挥发性产物的变化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1 14:48
  根据热重实验确定合理的裂解温度,采用自行研制大容量的开放式高温热模拟装置收集不同温度下烟丝样品裂解产生的半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烟丝热解产物有显著影响。随着热模拟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中稠环芳烃、含N、O、S杂环类及苯酚类化合物产率均随模拟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烷烃系列、脂肪酸酯、脂肪酸类与维生素E产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烟碱、新植二烯及酮类组分总体上随温度上升呈下降趋势。该研究结果对低危害卷烟、新型低温不燃烧卷烟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分析仪器. 2020,(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烤烟烟丝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半挥发性产物的变化趋势研究


开放式大容量烟草热模拟及组分采集装置

加热炉,锥形,载气


图1 开放式大容量烟草热模拟及组分采集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6890N/5973N MS,美国Agilent公司),配HP-5MS毛细管柱(50m×0.25mm×0.25μm,美国J&W公司);分流比:10∶1;进样量:1μL;色谱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0℃,以4℃/min升至295℃,保持30min;载气:高纯氦气;载气流速:1.0mL/min;进样口温度:280℃;传输线温度:280℃;溶剂延迟:3.5min。

热分析,样品,数据,烟草


基于TGA软件记录质量随时间/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步热分析数据如图3所示。图中失重(TG,单位%)曲线是烟草的质量损失(单位%)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曲线;对TG曲线进行微分得到烟草的质量损失随温度升高的变化率曲线,此时为微分失重(DTG,单位%/min)曲线;同时生成热流(DSC,单位mw/mg,其中mw是热流量)曲线,其记录了烟草热解燃烧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由图3可以发现,从室温升至800℃烟丝热失重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室温升至120℃,主要为烟叶中结合水蒸发的过程;第二阶段120℃至220℃,主要是烟叶中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受热挥发及糖类等大分子脱水等热裂解的过程;第三阶段220℃至400℃,主要是烟草中游离态有机质的释放及大分子的裂解过程,DSC曲线呈现较为明显的吸热峰,此时出现C-C键断裂、去甲基化、开环等较为复杂的裂解反应,这一阶段的烟草失重率高于第一阶段;第四阶段400℃至800℃,主要为烟丝高温裂解、残留组分进一步的裂解、碳化等过程,这一阶段的DSC曲线也呈现了明显的吸热峰[14-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烟草及烟草制品燃烧&热解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 周顺,王孝峰,何庆,张亚平,李振华,田振峰,陈开波,佘世科,徐迎波,宁敏.  中国烟草学报. 2017(02)
[2]钾盐对烟草燃烧热解特性的作用机制[J]. 周顺,王孝峰,宁敏,徐迎波,何庆,张亚平,杨滢,田忠,鲍穗,朱栋梁,佘世科,汪华,陈刚.  烟草科技. 2016(11)
[3]烟草热解燃烧过程香味成分的释放变化[J]. 李巧灵,刘江生,邓小华,黄朝章,苏明亮,许寒春,李跃锋,谢卫,蔡国华.  烟草科技. 2014(11)
[4]烟草及其主要组分的热分析质谱研究[J]. 李晓亮,郑赛晶,王志华,王玉珏.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3(05)
[5]卷烟燃吸模拟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曹得坡,夏巧玲,郭吉兆,谢复炜,刘惠民.  烟草科技. 2013(03)
[6]几种烟用香精香料热裂解产物、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J]. 缪恩铭,耿永勤,杨叶昆,黄海涛,陈建华,徐济仓,李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4)
[7]TGA和Py-GC/MS研究不同氛围下烟草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J]. 陈翠玲,周海云,孔浩辉,鲁虹,欧阳群香.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1(02)
[8]卷烟烟丝热裂解产物香味成分分析[J]. 孔浩辉,郭璇华,沈光林.  烟草科技. 2009(05)
[9]热解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烟草分析中的应用[J]. 张建勋,李克安,刘慧芳,陈秋芳.  分析化学. 2004(05)
[10]不同温度条件下卷烟的热裂解GC/MS研究[J]. 董宁宁.  质谱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393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sscizb/3393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c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