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评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5 17:09
  以专业评估为契机,依据评估标准,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通过调研明确了该专业面向市场的岗位需求与能力需求,以此为依据,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与拓展,提出三方位的育人规格,并通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和丰富通识教育内容等措施,优化了课程体系。 

【文章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5)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专业评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


专业评估的相关指标与要求

目标,人才,品格,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和依据[3],而近年来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实际的人才需求[4]。在专业评估中明确规定了培养目标必须要适应国家和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立足地方、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实际办学定位出发,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等先进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业发展的能力需求为引领,对原来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细化与拓展,提出“通识知识、工作能力和道德品格”的三方位育人标准(图2)。通识知识是基础,要求达到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力的目标。工作能力是核心,要求达到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及沟通合作等其他工作能力的目标。道德品格是关键,要求达到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服务社会的目标。新的培养目标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现代服装行业所需的具备“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能创新、高品格”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二)优化课程体系,满足能力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课程


以能力为导向配置的课程,既有以往开设过的课程,也有新增的课程。对于已有课程,重点分析了课程的特点与需求的必要性,进而对课程的属性和课时的分配进行了调整。同时,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尽量减少交叉与重复。例如在生产管理知识结构中,需要学生对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有相应的了解,从而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能力,原本对应开设的“成衣工艺学”与“服装机械”两门课程虽然各有侧重点,但在生产工艺环节有很多交叉与重复。因此,在重新配置课程时将其合并为“成衣工艺与设备”,并将课程的属性调整为专业核心课,课时由原来共64学时缩为48学时。开设的新增课程则主要是根据需求内容与特点进一步调研确定。例如随着线上消费的普及,企业对于线上销售渠道的运营更加关注,有些学生毕业后也会创业开店。因此,对网络应用与开发设计的能力需求日益增加,为此开设了选修课“时尚网页设计基础”。除了从全局出发系统地配置专业课程以外,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也进一步明确了各门课程的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围绕所设定的目标开展课程的更新与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实际工作中所需求能力的培养,加强最新科技成果在课程中的体现,并依此重新制定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探究[J]. 杨建强.  贵州农机化. 2020(02)
[2]工程教育认证与产教融合共同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 施晓秋,徐嬴颖.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2)
[3]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的几个问题[J]. 刘明贵.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4]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安徽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 汪雁,孙玉军,于庆才,钱立生,苗永美.  广东化工. 2018(19)
[5]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 林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1)
[6]基于成果导向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J]. 王逢朝,杨焓,曾武华.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10)
[7]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五位一体”内涵探析[J]. 刘化喜.  教育探索. 2015(12)



本文编号:3591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sscizb/3591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7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