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环境科学论文 >

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4-02-28 17:27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漓江生态保护和漓江流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漓江水陆交错带出现不同程度退化情况。划分水陆交错带立地类型是植被恢复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合理配置植被、保证植被成活率、提高绿化生产水平的重要科学手段。 本研究以桂林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桂林至阳朔段为调查区域。按地形分为河滩地及岸坡两类进行研究。通过对46个样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因子进行资料收集及野外调查,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找出每类立地的主导因子,运用聚类分析法得出立地类型,以主导因子对每类立地进行命名。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的方法,对立地质量进行评价,按照综合得分对各类立地分级并评价其宜林性。最后根据对水陆交错带植被的分布情况及优势物种的研究,得出适宜水陆交错带生长的物种,为每类立地配置相应的治理技术。 最终河滩地选取土层厚度、水位、土石比例和植被生物量等主导因子,岸坡选取土层厚度、坡度、土石比例和植被生物量等主导因子,把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组11个立地类型。将样地立地质量划分为四个等级。通过对分值排序,得到评价结果为:河滩地中,评价为“优”、“良”、“中...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陆交错带概念及相关研究
        1.2.1. 水陆交错带概念
        1.2.2. 水陆交错带的分类及治理技术
    1.3. 立地类型划分研究
        1.3.1. 立地类型划分目的
        1.3.2. 国内外立地类型划分研究进展
        1.3.3. 立地类型划分途径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土壤植被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技术路线
        3.2.1. 研究思路
        3.2.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设置
        3.3.2. 调查方法
        3.3.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4. 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立地因子的分析与选择
    4.1. 水陆交错带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4.2. 水陆交错带立地条件分析
    4.3. 河滩地立地类型划分相关因子研究
        4.3.1. 数量化立地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2. 非数量化立地因子的显著性检验
    4.4. 岸坡立地类型划分相关因子研究
        4.4.1. 数量化立地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4.2. 非数量化立地因子的显著性检验
    4.5. 立地因子分析结果
        4.5.1. 河滩地立地因子分析结果
        4.5.2. 岸坡立地因子分析结果
5. 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立地类型的划分
    5.1. 河滩地立地类型分类结果
    5.2. 岸坡立地类型划分结果
    5.3. 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立地分类系统及各立地类型的特征
6. 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立地质量评价
    6.1. 立地质量评价的原则
    6.2. 立地质量评价层次模型的构造
    6.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3.1. 河滩地各层次的权重
        6.3.2. 岸坡各层次的权重
        6.3.3. 各立地类型组各层次的权重值
    6.4. 立地指标评分标准
    6.5. 立地质量的综合评价
7. 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植被恢复的技术对策
    7.1. 植物分布特点
    7.2. 优势物种研究
    7.3. 不同立地类型植被恢复建议
    7.4. 每类立地具体配置模式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913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913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