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环境科学论文 >

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老化油回收处理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4 20:40
  本文研究针对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中心处理站的老化油问题,全面、深入地开展技术研究工作,在对原油脱水和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点进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老化油回收及处理研究,结合原油脱水和含油污水处理工艺现状,提出老化油回收处理对策。试验通过强化破乳、离心分离等手段将老化油分为油相、水相、固相,并分别对这三相的组成进行分析。然后与净化油的组成分析进行对比研究,找出老化油的产生机理。将当今国内外主要的老化油回收处理技术对扶余采油厂的老化油进行试验,最终找出最适合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的氧化破乳方法,而该方法也已在国内多个油田的老化油回收处理技术研究应用中有突出的效果。本文根据基础试验研究成果,设计了扶余油田的老化油回收处理工艺技术方案,可为现场油气集输与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改造提供指导。今后将进一步深化研究,从源头处理着手解决老化油的产生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末端治理,更有利于清洁生产的实施。老化油的及时回收与高效处理,对于节约能源,减轻污水处理和集输系统的压力。解决污水水质恶化、超标,降低安全和环境隐患问题。同时,老化油回收处理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吉林油田...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化油的形成和危害
        1.1.2 吉林油田老化油现状
        1.1.3 国内外老化油回收处理技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路线
        1.3.1 老化油组成分析研究路线
        1.3.2 老化油产生机理研究路线
        1.3.3 老化油处理技术研究路线
        1.3.4 老化油处理工艺技术方案研究路线
    1.4 研究目的
第二章 老化油组成分析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与分析方法
        2.2.1 老化油与净化油样品
        2.2.2 样品含水率的分析方法
        2.2.3 老化油与净化油样品的脱水方法
        2.2.4 四组分分离
        2.2.5 水相组成分析方法
    2.3 老化油组成分析结果
        2.3.1 老化油与净化油的含水率分析
        2.3.2 老化油与净化油的四组分分析
        2.3.3 老化油与净化油的固相含量分析
        2.3.4 老化油水相组成分析
    2.4 老化油物化性质分析结果
        2.4.1 老化油密度-温度关系
        2.4.2 老化油粘度-温度关系
    2.5 本章研究小结
第三章 老化油产生机理研究
    3.1 老化油稳定性分析
        3.1.1 老化油热稳定性
        3.1.2 老化油化学稳定性
    3.2 胶质沥青质乳化作用分析
    3.3 硫化亚铁作用机理
        3.3.1 硫化亚铁呈胶态的分析判断
        3.3.2 硫化亚铁生成机理
        3.3.3 硫化亚铁促进老化油生成的验证
        3.3.4 含硫化亚铁老化油的生成机理
        3.3.5 硫化亚铁颗粒危害
    3.4 本章研究小结
第四章 老化油回收处理技术研究
    4.1 老化油超声破乳技术研究
        4.1.1 超声破乳原理
        4.1.2 超声破乳试验方法
        4.1.3 超声破乳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结
    4.2 老化油离心破乳技术研究
        4.2.1 离心破乳原理
        4.2.2 试验方法
        4.2.3 离心破乳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
    4.3 老化油化学破乳技术研究
        4.3.1 化学破乳原理
        4.3.2 试验方法
        4.3.3 化学破乳试验结果与分析
        4.3.4 小结
    4.4 老化油双氧水氧化破乳技术研究
        4.4.1 氧化破乳原理
        4.4.2 试验方法
        4.4.3 氧化破乳试验结果与分析
        4.4.4 小结
    4.5 硝酸-硝酸钾氧化除硫破乳技术研究
        4.5.1 试验方法
        4.5.2 氧化破乳试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研究小结
第五章 老化油回收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5.1 编制依据
    5.2 编制原则
    5.3 标准规范
    5.4 主要问题
    5.5 技术方案
        5.5.1 设计指标
        5.5.2 技术路线
        5.5.3 工艺特点
        5.5.4 工艺参数
    5.6 主要设备与构筑物
        5.6.1 主要设备
        5.6.2 主要构筑物
    5.7 环境保护
    5.8 投资估算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成果
    6.3 经济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94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994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