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方引诱剂和诱捕器对枣飞象成虫的田间诱集效果

发布时间:2022-08-08 18:55
  【目的】比较不同植物源配比诱芯、诱捕器颜色、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田间枣飞象成虫的诱集效果,为该虫的田间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陕北佳县枣园分别设置不同配方引诱剂(A.罗勒烯;B.α-法尼烯;C.罗勒烯与α-法尼烯体积比为1∶1),5种诱捕器颜色(黄绿色、白色、红色、黑色、黄色)和5种诱捕器悬挂高度(距地面分别为0.4、0.8、1.2、1.6和2.0 m),比较分析对枣飞象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不同配方引诱剂日均诱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配方C日均诱虫量最高为2.66头/个,显著高于配方B和配方A。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的日均诱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距地面1.2 m、距地面0.8 m、距地面0.4 m、距地面1.6 m、距地面2.0 m,诱捕器悬挂高度为0.8和1.2 m时诱捕到枣飞象的数量分别为3.58头/个和3.96头/个,显著高于其他3种高度。黄绿色诱捕器日均诱虫量最高为5.82头/个,明显高于其他4种颜色诱捕器;黄色诱捕器日均诱虫量最低为1.46头/个。【结论】3种植物源配方引诱剂对枣飞象成虫都有一定诱集效果,以配方C引诱剂的诱集效果最好;黄绿色诱捕器对...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配方引诱剂
        1.1.2 诱捕器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概况
        1.2.2 不同植物源引诱剂诱捕枣飞象试验
        1.2.3 不同颜色诱捕器诱捕枣飞象试验
        1.2.4 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捕枣飞象试验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引诱剂对枣飞象的诱集效果
    2.2 不同诱捕器颜色对枣飞象的诱集效果
    2.3 不同诱捕器悬挂高度对枣飞象的诱集效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枣飞象成虫在陕北枣区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J]. 阎雄飞,蒲泰勋,李刚,刘永华.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3)
[2]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J]. 刘凯舟,曹霞,巨云为,翟敏,严晓茹,王笑石,周际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3]不同颜色粘虫板及性诱捕器对枣园绿盲蝽的诱集效果[J]. 王辉,方彤晖,薛宏贵,王新谱.  果树学报. 2019(05)
[4]5种林分中性信息素对亚洲型舞毒蛾的诱捕作用[J]. 薛羿,孟昭军,董效文,牛豪杰,严善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5]不同诱捕器对油松毛虫性引诱剂诱虫量的影响[J]. 王胜梅,高成龙,梁树军,骆有庆,陆鹏飞.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2)
[6]金龟甲广谱引诱剂配方筛选及田间评价[J]. 滕小慧,高新国,龚东风,张鸿飞,闫凤鸣,郭线茹,李为争,原国辉.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05)
[7]沟眶象食物源引诱剂开发初报[J]. 杨开朗,胡红,吴斌,温晓健,曹川健,潘玲,温俊宝.  环境昆虫学报. 2017(05)
[8]枣飞象对枣树七种挥发物EAG和嗅觉行为反应[J]. 阎雄飞,刘永华,李刚,强大宏,许育平.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04)
[9]3种植物源引诱剂对鞘翅目甲虫引诱效果比较[J]. 刘璇,胡春祥,曹传旺,Troy Kimoto.  林业科学. 2016(10)
[10]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主要病虫害调查及预测[J]. 柏秦凤,王景红,张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6)

硕士论文
[1]不同颜色诱捕器诱集昆虫多样性及诱捕效果研究[D]. 蒋月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72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aixinbaike/3672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9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