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白榆白化芽变突变体光合特性及转录组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25 08:09
  为了研究白榆芽变突变体中白化叶片的光合特性以及光合通路中突变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表达调控机制,以培育3 a的白榆芽变突变体无性系植株上的白化以及正常绿色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光合色素含量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以及无参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白化叶片中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o)和总叶绿素(Chla+b)均显著低于正常叶片,叶绿素a/b(Chla/Chlb)与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含量(Ccaro/Chl)的比值也显著降低(P<0.05);白化叶片的Fo、Fm、Fv/Fo、Fv/Fm、ΦPSⅡ、qP和NPQ等参数均与正常叶片出现显著差异(P<0.05),且白化叶片Fv/Fm值为0.619;而NPQ值出现白化叶片高于正常叶片,说明白化叶片在正常环境中,明显出现某些伤害。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共获得14.38 Gb有效数据(CleanData),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共获得9 226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对Unigenes表达量分析,共获得2 923条差异基因(DEGs),在白化叶片有1 250个基因表达为上调,1 673个基...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白榆白化与正常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比较

图1白榆白化与正常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比较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多指组织或叶片的叶绿体膜上的PSⅠ和PSⅡ2套系统的光电子传递过程[24]。通常经过暗处理后,Fo值多代表PSⅡ反应中心在完全开放时的荧光产量,又被称为最小荧光产量,白榆芽变植株白化叶片的Fo仅为正常叶片的13.14%;Fm值的大小反映了PSⅡ....



本文编号:3981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981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5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