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红旗岭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4 01:09
  以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受尾矿渣污染程度不同的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运用单一提取剂(EDTA和NH4OAc),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以及结合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探讨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通过吸附实验、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研究重金属Cd、Ni在土壤中的迁移累积规律,探讨土壤吸附Cd、Ni的吸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吉林省镍矿区耕层土壤重金属Cr、Ni、Cu、Zn、Cd和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8.13、321.29、79.22、75.34、1.04和27.41 mg·kg-1,是吉林省土壤背景值的1.46、15.01、4.63、0.94、10.36和0.95倍。除Zn和Pb之外,其余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吉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存在不同程度的积累。其中Ni、Cu和Cd三种元素含量均明显超过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规定的标准值。2.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与...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2.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1.2.4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1.2.5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
        1.2.6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累积规律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土壤样品
    2.2 实验方法
        2.2.1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2.2.2 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
        2.2.3 土壤中重金属累积规律研究方法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污染评价
    3.1 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
    3.2 重金属污染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
    4.1 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
    4.2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Cd、Ni在镍矿区土壤中累积规律的研究
    5.1 土壤吸附Cd、Ni的特征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5.1.1 土壤吸附Cd、Ni动力学特征
        5.1.2 温度对土壤吸附Cd、Ni的影响
    5.2 Cd、Ni在土壤上的吸附机理探讨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993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993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d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