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栽培种植论文 >

一株临沧野生灵芝的鉴定与驯化栽培

发布时间:2022-12-04 09:24
  从采集于云南临沧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中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物,编号为YAASM4672,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了9种栽培种培养基,测定其栽培特性。结果显示,采集到的菌株YAASM4672为灵芝(Ganodermalingzhi),其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该菌在2号栽培种配方上,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覆土组优于露地组)表现最好。菌丝体白色,长势浓密,38 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5.89±1.01) mm/d;菌盖黄色,直径达66.00 mm,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为(4.14±1.07) m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菌柄褐黄,其长度、直径分别达到84.00 mm、18.00 mm。驯化的野生灵芝菌株YAASM4672人工栽培最优配方为:78%玉米芯、18%米糠、2%高粱粉、1%石膏粉、1%白砂糖,覆土能促进其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材料
        1.1.2 培养基
    1.2 方法
        1.2.1 菌种的初步鉴定、分离纯化及培养
        1.2.2 DNA提取及ITS序列分析
        1.2.3 制种及最适栽培种配方筛选
        1.2.4 农艺性状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菌株YAASM4672子实体形态特征
    2.2 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2.3 不同栽培种配方对菌株YAASM4672菌丝生长的影响
    2.4 菌株YAASM4672露地栽培农艺性状
    2.5 菌株YAASM4672覆土栽培农艺性状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野生鸡瑽菌鉴定及最适菌株、培养基的筛选[J]. 周会明,张焱珍,柴红梅,孔令舰,刘芳艳,陆艺娇,雷启丽,黄雯.  河南农业科学. 2018(07)
[2]灵芝多糖拌种对小麦抗纹枯病的诱导效应及生长发育影响[J]. 张中霄,王红艳,王开运,王东,姜莉莉.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1)
[3]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LZ-8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灵芝原生质体的研究[J]. 孙墨可,张曼,田娟,李晓薇,李海燕,李玉.  菌物学报. 2017(12)
[4]不同日常食用加工方法对灵芝中活性成分利用的比较[J]. 冯娜,颜梦秋,王晨光,刘艳芳,张劲松,冯杰,王亚涛,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2017(02)
[5]一株野生花脸香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J]. 周会明,张焱珍,柴红梅,张小雷,罗万东,刘定清,季罗菊.  食用菌学报. 2017(01)
[6]响应面优化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灵芝三萜工艺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J]. 梁磊,黄清铧,王庆福,安玉兴,李奇伟,张柳莲,康佩姿.  菌物学报. 2017(04)
[7]三种因素对“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三萜的影响[J]. 刘艳芳,吕佳维,冯娜,张劲松,王晨光,杨焱,张忠,吴迪,周帅,唐传红,唐庆九.  食用菌学报. 2016(03)
[8]钙离子和水杨酸诱导灵芝多糖和三萜的合成[J]. 叶丽云,林强,刘梅,吴小平.  菌物学报. 2017(02)
[9]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及品种灵芝三萜类成分的含量[J]. 贾红岩,王亚涛,张芝华,冯娜,刘艳芳,周帅,张忠,张劲松,唐庆九.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1)
[10]不同栽培基质对灵芝基质营养物质及胞外酶活的影响[J]. 韩嘉钰,魏巍,余梦瑶,江南,许晓燕,杨志荣,罗霞.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3)

硕士论文
[1]CW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灵芝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马英.吉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08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708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