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瓜果花卉论文 >

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2 12:14
  【目的】分析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差异,初步探索二者果面色泽差异原因。【方法】以2个凤梨草莓与黄毛草莓杂交后代为试材,测定果实色泽、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等,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果实中糖酸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单果质量、L*、b*和H为1号显著高于16号,可溶性固形物(16号是1号的1.15倍)、E*ab、CCI、a*/b*与之相反。鉴定出33种糖,木糖含量最高,占总糖含量的62.68%、50.71%,其次是肌醇、葡萄糖;53种有机酸,柠檬酸含量最高,其次是苹果酸;27种氨基酸,氧化脯氨酸、丙氨酸、天门冬酰胺、天门冬氨酸等含量较高。16号的糖含量高于1号,16号木糖是1号的1.22倍,葡萄糖2.09倍,果糖1.77倍,半乳糖1.44倍;有机酸和氨基酸与之相反,1号柠檬酸为16号的1.23倍、苹果酸1.20倍、硬脂酸2.28倍,天门冬酰胺1.85倍、天门冬氨酸1.53倍。可溶性固形物、木糖、葡萄糖、果糖、乳酸、水杨酸、酒石酸、丙氨酸、脯氨酸、瓜...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2.1 草莓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1.2.2 草莓果实色泽测定
        1.2.3 代谢物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比较分析
    2.2 果实色泽比较分析
    2.3 果实中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2.3.1 糖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2.3.2 有机酸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2.3.3 氨基酸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2.3.4 差异代谢产物主成分分析
    2.4 相关性分析
        2.4.1 果实代谢产物间相关性分析
        2.4.2 果实内在品质与色泽间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施肥处理对龙安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李荣飞,王明明,杨艺,常耀栋,张抗萍,梁国鲁,陆智明,胡涛,易佑文,苏理荣,郭启高.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0)
[2]云南野生黄毛草莓鲜果的营养成分分析[J]. 李桂香,吕建召,肖湘滇,沈发春.  大理大学学报. 2017(06)
[3]‘黄花’及其芽变‘绿黄花’梨成熟期果皮代谢物鉴定与比较分析[J]. 李浩男,王宏,贾晓东,吕照清,蔡斌华,乔玉山.  果树学报. 2015(06)
[4]代谢组学在果蔬采后品质研究中的应用[J]. 宋江峰,刘春泉,李大婧,顾振新.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6)
[5]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差异及其糖代谢特性[J]. 张慧琴,谢鸣,张琛,杨鲁琼,章镇,肖金平,周利秋.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7)
[6]代谢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顾渝娟,吴振先.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4)
[7]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J]. 刘士华,吕国胜.  安徽林业科技. 2011(05)
[8]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J]. 柴叶茂,贾海锋,李春丽,秦岭,沈元月.  园艺学报. 2011(04)
[9]不同栽培种梨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特征[J]. 姚改芳,张绍铃,曹玉芬,刘军,吴俊,袁江,张虎平,肖长城.  中国农业科学. 2010(20)
[10]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糖含量差异的代谢机理[J]. 陈俊伟,谢鸣,蒋桂华,秦巧平,徐红霞,程建徽,吴江.  园艺学报. 2007(05)

硕士论文
[1]草莓蔗糖代谢与转运相关基因对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机理[D]. 张玲.甘肃农业大学 2017
[2]草莓果实发育过程糖积累差异及光质对糖代谢途径的影响[D]. 彭小芮.四川农业大学 2016
[3]不同栽培措施对不同品种草莓色泽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D]. 荣宁宁.浙江师范大学 2015
[4]“丰香”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特征成分的代谢谱分析[D]. 张娟娟.安徽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29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szy/3729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