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不可毁灭的自由——阿尼库申与“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碑雕塑”

发布时间:2021-09-30 00:51
  "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ГероическимЗащитникамЛенинграда)纪念碑是阿尼库申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与同时代的苏联雕塑家相比,阿尼库申一方面继承屠格涅夫、高尔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观,另一方面又复兴了托尔斯泰、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与救赎精神。阿尼库申自由洒脱的雕塑形式表达出建筑性的恢弘气势,夸张的艺术语言和动人心魄的巨大激情把观众带回宏大叙事和微小细节交织的情感漩涡之中。 

【文章来源】:雕塑. 2020,(04)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不可毁灭的自由——阿尼库申与“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碑雕塑”


雕塑《封锁》,作者拍摄

作者,方尖碑,列宁格勒


在整个艺术建筑群的中心矗立着48米高的花岗岩方尖碑,位置处于两组群雕所形成的扇形形态的延长交汇点。高耸的方尖碑与圆弧形的下沉广场形成造型上的强烈对比,这是古典传统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典范。方尖碑的正面朝南,正对着当年纳粹德国进犯列宁格勒的方向,它是一座丰碑,更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显示出正义无往不胜的力量与不可侵犯的庄严。[3]方尖碑表面极其简洁,毫无雕饰,仅有的文字是:“1941—1945”。方尖碑前是一座6米高的双人组雕《胜利》,代表着列宁格勒的战士与居民共同抵御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艺术家在这里渴望呈现一种普世的英雄主义形象,一种理想化的苏维埃人民形象:人物比例修长,肩部宽阔发达,四肢强壮有力,表情专注凝重,他们的手里拿着锤子和冲锋枪,足以抵御任何凶残的敌人(图2)。他们是永不投降的列宁格勒人的献身精神和勇气的体现:谁战胜了死亡?!谁建设了一个新的生活?!以《胜利》为轴心,向普尔科沃机场方向两翼伸出的两组长群雕《保卫者们》,像一双有力的臂膀,既拱卫着列宁格勒这座英雄城市,又热情地迎接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左侧(图3)的组群分别为“《飞行员和水兵》《狙击手》《防御工事》和《战壕上》”,每组雕塑之间留下了一个小的空间,但是统一的造型语言和流畅的节奏保证了构图的完整性。在《飞行员与水兵》中,朝前冲来一群英勇无畏的飞行员与水手,从前至后人物动势从稳健到激烈不断强化,营造出逐渐紧张炽热的气氛。最后一名水手向上扬起的臂膀仿佛海面上翻滚的浪花,不仅对小组构图做了收尾同时又承前启后地带出后一组形象,像一个热情的呼吁:“共产党人,前进!”

几何形态,民兵,女工,士兵


阿尼库申在最后一组雕塑中展示了列宁格勒民兵师战士的形象,战争使普通民众走向战场。挎着医疗包和活动担架的女孩将眼神略微从现场移开,这一刻的走神是在思念着谁?年轻男子将步枪挂在肩上,全副武装的学生显得稚气未脱,紧跟在他的身后。老练的游击队员手撑机枪,腰间挂着手榴弹,神情沉着,显然他是大家的主心骨。最边上,一位母亲把儿子的头拉向自己,献上一个吻,她知道,每一天对眼前的年轻人来说也许就是最后一天。这对母子像是一个戏剧性的停顿,像是宏大交响乐中短暂的休止符,在激昂或嘈杂的狂暴中,在紧张的劳动与战斗中出现了一个“纯洁的、饱含克制的告别”!阿尼库申用统一的雕塑语言将《列宁格勒英雄保卫者纪念碑》融为整体,他的塑造是粗犷的,感性的,对表面肌理和泥塑痕迹的大胆呈现与往不同,观众能够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无时不在的激情和指尖刀下的力度,仿佛共同参与了这一伟大事件。阿尼库申雕塑语言中的衣纹表现独具特色,他将衣纹分为“运动衣纹”“结构衣纹”“装饰衣纹”三个部分,首先考虑的是运动衣纹,这是雕塑人物上下左右前后大关系大起伏的基本轴,雕塑的整体性由此奠定;结构衣纹作为第二部分是对大的纵向关系的横向补充:胸腔、盆腔、手臂、腿脚等“自然与几何形态”的归纳。装饰衣纹是为运动与结构服务的衣纹,是有选择的具有自由度的表达,同时也是劳动衣纹,是某个职业长期从事所带来的耗损性体现,是对象身份的重要指征。


本文编号:3414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414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a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