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

发布时间:2016-10-31 09:12

  本文关键词:去历史化的大叙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文学研究 New Literary Studie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文学研究

去历史化的大叙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

发表时间:2012-1-25阅读次数:93


【作者】 陈晓明;

【机构】 石河子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

【摘要】 "文革"后的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虽然大的社会框架并未改变,但内在价值体系一直处于剧烈的变动中。当代中国文学一直在为时代深刻变革提供精神和价值的依据。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被称为"边缘化"的时代,社会现实被描述为精神空洞的时期,文学也在为时代价值观念变革提供最为基础和切实的底蕴。本文通过90年代以来部分有影响的长篇小说考察精神中国价值重建的多个方面,例如文化想象、日常伦理、乡土记忆、自我经验、灵魂叩问等问题,审视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在精神价值方面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大叙事; 历史化; 当代中国文学; 文化想象; 王安忆小说; 小说叙事; 刘震云; 《废都》; 《白鹿原》; 文学比较;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10&ZD098)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 当代批评 (2012年02期)

上一篇:《托洛茨基论中国革命(1925-1927)》

下一篇:“八十年代”文学的边界问题


  本文关键词:去历史化的大叙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9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8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