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浩文夫妇《青衣》的英译

发布时间:2016-11-24 04:23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师范大学》 2013年

改写理论视角下葛浩文夫妇《青衣》的英译

王元英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不断寻求“文化输出”,取得不少成果,但是总体来讲,效果不是很理想(孙会军,郑庆珠,2011),在这种情况下,毕飞宇的中文小说《青衣》,却先后在法(2003)、德(2006)、英(2007)、西班牙(2007)、美(2009)等国家得以出版发行,并于2008年入围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土耳其、波兰和挪威等也分别从法语及英语版本转译该书。《青衣》的英美两种译本均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及其夫人林丽君合作完成,在英语世界获得好评,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输出的成功范例。然而,与这本小说译本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关研究却一片冷场:仅有一篇硕士论文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英译《青衣》的文化过滤现象(薛瑞,2012),另有一篇杂志论文论述英译的文化传真(孙会军,2011)——两篇都偏重研究英译本的“忠实译文”,认为应归功于译者对于中英双语文化的深刻理解及译者卓越的翻译策略及技巧,而不无遗憾地对“不忠实”的译文加以批评。然而,英译《青衣》的成功,单单靠作品的魅力,或者译者的翻译能力都是远远不够的,从整个社会环境角度去研究英译《青衣》,就会注意到对整个翻译过程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的,还有诸多文本外因素。 文化操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安德烈·勒非弗尔(André Lefevere)认为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除了语言因素外,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的操控制约下对原文的改写,其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有赞助人、意识形态、诗学这三个因素。 从改写理论角度分析《青衣》英译本与原文中的异同之处,就不难发现,改写理论对英译《青衣》有着令人信服的解释力。本文运用改写理论,以英译《青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背后的操控因素——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本文认为,赞助人通过提供经济技术支持,通过操纵译者文学及社会地位,对有待翻译的原文及译者进行选择,同时又从意识形态和诗学方面对译者的翻译进行操控,从而完成对原文的改写,,以期符合目标语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 本文最后结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而是在诸文本外因素“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共同操控下对原文的改写。本文运用改写理论,分析赞助人、意识形态以及诗学对英译《青衣》的操控改写,从而加深我们对《青衣》英译的认识,而且还对今后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经验,以资参考。英译《月亮歌剧》是葛浩文夫妇对《青衣》的成功改写,不仅符合西方赞助方及读者的意识形态及诗学,而且成功保留并介绍引进了富含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及诗学。本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成功改写《青衣》所带来的启迪意义,中国文学作品要真正走出国门,就要考虑在保留源文化特色的同时,根据目标语文化中赞助人所代表操控的主流意识形态及诗学对原文进行改写。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ments4-5
  • 摘要5-7
  • ABSTRACT7-9
  • Contents9-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12
  • 1.2 Research Questions12
  • 1.3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12-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5
  • 2.1 Howard Goldblatt and Sylvia Li-Chun Lin and Their Translations15-17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Qing Yi17-18
  • 2.3 André Lefevere's Rewriting Theory18-25
  • 2.3.1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18-19
  • 2.3.2 Main Points of the Theory19-23
  • 2.3.3 Relative Studies on the Theory23-25
  • Chapter Three Manipulative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Qing Yi as The Moon Opera25-49
  • 3.1 Patronage influence on the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Qing Yi25-28
  • 3.1.1 Patronage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Qing Yi25-27
  • 3.1.2 Patronage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 of Qing Yi27
  • 3.1.3 Implications of Patronage Influence on Qing Yi to Future "Export" of Chinese literature27-28
  • 3.2 Ideological influence on the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Qing Yi28-36
  • 3.2.1 Ideological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Qing Yi28-29
  • 3.2.2 Ideological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 of Qing Yi29-35
  • 3.2.3 Implications of ideological Influence on Qing Yi to Future "Export" of Chinese literature35-36
  • 3.3 Poetical influence on the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Qing Yi36-49
  • 3.3.1 Poetical Influence on the Choice of Qing Yi36-37
  • 3.3.2 Poetical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 of Qing Yi37-46
  • 3.3.3 Implications of poetical Influence on Qing Yi to Future "Export" of Chinese terature46-49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s49-53
  • 4.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49-50
  • 4.2 Limitations of the Thesis50
  • 4.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50-53
  • Bibliography53-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57-5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2 何绍斌;作为文学“改写”形式的翻译——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高峰;;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 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J];环球人物;2012年28期

    4 孙会军;郑庆珠;;从《青衣》到The Moon Opera——毕飞宇小说英译本的异域之旅[J];外国语文;2011年04期

    5 胡芳毅;贾文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上海翻译;2010年01期

    6 耿强;;对国内翻译研究本体回归的思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年05期

    8 杨柳;;翻译的诗学变脸[J];中国翻译;2009年06期

    9 李文静;;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年01期

    10 高方;毕飞宇;;文学译介、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家毕飞宇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瑞;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D];兰州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习芝;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吴昊;;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浅析西方媒体对涉华新闻翻译的歪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3 张俏;;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4 杨国藏;;意识形态操纵下的《独立宣言》翻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5 刘书梅;意识形态与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对等”的操纵[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张聪;;意识形态对20世纪中国翻译实践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刘惠娟;;从改写理论看韩少功译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冯宇玲;;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从“操控论”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9 ;Ideology of Translation vs Translation of Ideology:A Study on the Notion of Ideology in Translation Studies[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11年01期

    10 张行才;;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J];才智;2009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殷璎;;从改写理论的视角看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琴;;浅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3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爱民;忠实于源语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8 汤(?);当今中国的翻译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忠武;外交歧义:特点及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梦颖;特殊的赞助人—论姜椿芳对翻译活动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弄影;从操纵角度看苏曼殊译拜伦诗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颜纯;意识形态对广告语翻译的操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邱鹏飞;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2008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雷娜;翻译中的意识形态分析以中国八十年代的翻译活动为例[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徐静怡;林纾翻译研究的释义学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储海燕;从操控理论分析儿童文学翻译策略[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章赟;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周洁;主体间性视角下翻译本体论之重构[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再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J];北京文学;1999年08期

    2 邓天乙;鲁迅译《造人术》和包天笑译《造人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费孝通;;英伦杂感[J];读书;1982年04期

    4 王彦,江治刚;关于“文化与翻译”的对话——玛丽亚·铁木志科(Maria Tymoczko)教授访谈录[J];福建外语;2001年04期

    5 王力坚;性灵·佛教·山水──南朝文学的新考察[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李丹;;跨文化文学接受中的文化过滤与文学变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7 董洪川;文学影响与文化过滤[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8 唐述宗;“巴别塔”理论可以休矣——对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再解构[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9 曾文雄;;翻译学“语用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终结[J];社会科学家;2006年05期

    10 许渊冲;关于翻译学的论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涛;[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灵杰;张德让;;从“赞助人”的角度论出版机构对译介的影响[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赵俊姝;王志勤;;论赞助人对西南联大文学翻译活动的操控[J];昆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余阳;;浅析翻译活动中的赞助人因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0期

    4 熊华;;隐形的手: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5 余阳;;浅论赞助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6 苏艳飞;;“赞助人”对译者的操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陈丽;;从晚清译介看赞助人对翻译选材的操控[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李奇志;;“赞助人”对晚清翻译活动的影响[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马丽;;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张富荣;;从清末民初的翻译趋向看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控[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勒丝蕾·汤姆森;[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骆忠武;中国外宣书刊翻译及传播史料研究(1949-197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佩芳;从“象征资本”的角度看赞助人角色[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王璐;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文化赞助人[D];辽宁大学;2014年

    3 王莉;赞助人、读者和译者:影响国外畅销书在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莉;论翻译对译入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董照磊;从诗学、赞助人、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玄奘译本不流行的原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张青青;赞助人系统之操纵与反操纵[D];西南大学;2013年

    7 张婧;论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对文学翻译的操纵[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8 唐晓丽;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看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年》的三个中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淑平;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因素制约下《亲历历史》译文之改写[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李慧;意识形态、赞助人系统和诗学的制衡与统一[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9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9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