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6-11-27 11:23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

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


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
邓乔彬   王晓东

内容提要   中国文学批评经由了从 “诗文评” 到批评史的发展 ,郭绍虞 、 罗根泽 、 朱东润是这一现代 “纵向” 研究的奠基者 ; 而朱自清 、 傅庚生 、 方孝岳所作的是 “横向” 的研究 《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 , 为学科的 建设提供了理论范式 ,贡献尤大 。因历史际遇不同 “横向” , 三家在文学批评研究上的学术影响不及 “纵向” 三 家 ,但他们中国化 、 世界化的学术观念 ,比较文学批评学的思想与实践 ,已在半个多世纪后得到回应 ,新世纪的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也将在纵 、 横双向演进中取得进步 。 关 键 词  中国文学批评   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朱自清

“诗文评” 、 批评史与横向研究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学科自觉始于上世纪初 , 这是 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影响的结果 , 学界对此已多有论述 。 但是 ,我们也不应忽略这一现代学科的传统基础 : “文学批评” 是一个译名 …… 我们的诗文评有它 自己的发展 ; 现在通称为 “文学批评” …… 论到发展 , 还不能抹杀那个老名字 。老名字代表一个附庸的地 位和一个轻蔑的声音 — — — “诗文评” 在目录里只是集 部的尾巴 …… 诗文评虽在附庸地位 ,却能独成一类 , 便因为目录学家不得不承认这种发展的情势 。 ( 朱
) ① 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
② “诗文评” “有专门之书 ,则有专门之学” , 在目录学

大致说来 “诗文评” , 之 “文史” 时期重在史的发展 “ ; 文 史” “ 、诗评” 时期已渐重诗本身 ( 技巧 、 内容 ) “ ; 诗文评” 时 期 ,则承认文学批评的独立地位 ③ 。但是 ,这一独立仅是 “集部的尾巴” ,而且 “附庸的地位” 也并不稳固 。 “诗文评” 时而与诗文并列 ,时而从属于诗文 ,甚而不被著录 。非独 “诗文评” ,传统目录在分类 、 编目这两大要素上本就颇为 随意 ,故姚名达批评道 “ : 所惜诸家著录 , 聊备检寻 , 原无 深入研究之志 ,随意分合 ,未必一一合乎分类之原理 。此 种不专精 、 不彻底之学风 , 百科皆然 , 非可独责目录 学
④ 家。 ”

相较以上非四部分类的目录学著作而言 “ , 诗文评” 在 《四库全书总目》 中获得了稳定的独立地位 。 “集部总 叙” 云: 集部之目 ,楚辞最古 ,别集次之 , 总集次之 , 诗文
⑤ 评又晚出 ,词曲则其中闰馀也 。

中的逐步独立 ,反映出它不断发展壮大的事实 。 约略言之 ,传统 “诗文评” 的学科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
1. 在 《隋书? 经籍志》 中 ,尚未获得独立的地位 ,诗文评

词曲 “闰馀” 且位置最后 ,显然地位最低 ; 而诗文评位 次在后则因 “晚出” 之故 ,似较 “词曲” 地位略高 。 《总目》 对 “诗文评” 这一古典形态的文学批评作了初步的理论分 析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目录重版本轻内容的缺陷 : 其勒为一书传于今者 , 则断自刘勰 、 钟嵘 。勰究 文体之源流 , 而评其工拙 ; 嵘第作者之甲乙 , 而溯厥 师承 ,为例各殊 。至皎然 《诗式》 ,备陈法律 ; 孟  《本 事诗》 ,旁采故实 。刘  《中山诗话》 、 欧阳修 《六一诗

与诗 、 文、 赋诸集同列于 “集部” 之 “总集” 目下 。
2. 唐以后逐渐独立 ,多将之列为 “文史” ,与 “总集” 等 ( 如宋王尧臣 )。 同属 “集部” 《崇文总目》 3. 其后 ,又进一步划分为 “文史” “ 、诗评” 二类 ( 如宋郑 )。 樵 《通志》 4. “诗文评” 名称之确立始于明焦  《国史经籍志》 ,

《四库总目提要》 承此而为集大成之作 。

199

2009. 2
⑥ 话》 ,又体兼说部 。后所论著 ,不出此五例中矣 。

国古代传统的文学理论而所作的努力 。不同的是 , 以前 是致力于纵向的史的论述 , 而现在是着眼于横向的理论
⑨ 上的梳理 。 ”

五分法虽显疏略 , 但毕竟呈现出诗文评文体发展的 概貌 ,也暗示出几种主要的理论模式 , 这代表了古典形态 的诗文评研究的最高成就 。 诗文评在目录学上虽划分为独立的一类 , 但 “在一般 学人心目中 ,这个还只是小道 , 算不得学问的” , 而且 “这 , 一类书里也不尽是文学批评的材料 ; 有些是文学史史料 ,
( 朱自清 有些是文学方法论” 《评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 ) ⑦ , 古典文学批评始终未能摆脱零散混杂 、 史〉 上卷》 缺

单一纵向研究的学科反思并不限于国内 , 比郭绍虞 先生 稍 早 , 刘 若 愚 先 生 在 《 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
( 中国文学理论》 ) 中也强调了 《 “横向” 理论建设的必要性 :

我的第二个也是较直接的目的 , 是为研究中国 文学与批评的学者阐明中国的文学理论 …… 许多重 要的批评概念与术语仍未阐明 , 主要的中国文学理 论仍未获得适当的论述 ……我们需要更有系统 、 更 完整的分析 , 将隐含在中国批评家著作中的文学理
⑩ 论提取出来 。

乏体系的局限 。 上世纪初 ,在西方观念的影响下 ,中国文学批评突破 了传统诗文评的局限 , 成为独立的现代学科 。陈中凡的
(1927 年) 是国人撰写批评史的开创之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为此 , 刘 若 愚 改 造 艾 布 拉 姆 斯 的 文 学 “四 要 素” 理
瑡 ,将中国文学批评划分为形上论 、 论瑏 决定论等六种批评 瑢 。横向的学科探索 , 激发了新的研究热情 , 时至今 模式瑏

作 ,该书大体上确立了批评史研究的范围及框架 , 在填补 学界空白的同时也对此后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 1934 年 ) 是公认的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 上卷 ) 》

日 ,以横向研究作为 “新体系” 建设 , 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
瑣。 术潮流瑏

学科奠基之作 , 作者以开创性的文学批评史料学建设和 独特的 文 学 批 评 史 分 期 ( 文 学 观 念 演 进 、 复古、 完成三 期) ,确立了自己在该学科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地位 。
( 周秦汉魏南北朝部 罗根泽 《中国文学批评史 ( 一 ) 》

朱自清的文学批评横向研究
是否在纵向的史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后 , 文学批评 才会着力于横向的理论建设呢 ? 不然 , 几与上述诸史出 现的同时 ,朱自清先生已经开始了横向的研究 。 虽然学界对朱自清的文学批评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 价 ,但多是着眼于他发表的几篇论文 , 研究者以之 “没有
瑤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界对他 瑏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著”

分) 与郭著同年出版 , 此后又续写隋唐 、 晚唐五代两部分 , 该书综合编年 、 纪传 、 纪事本末而成的 “综合体” 编著体 例 ,更成为此后批评史撰述的主要模式 。 朱东润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也早在三十年代授课 时就已完成初稿 , 因战事牵连 , 迟至 1944 年方得以出版 。 作为现代观念下首部完整阐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总体风貌 的著作 ,该书开创了以批评家为纲的批评史体例和重视 近代 “ 、远略近详” 的论述原则 。 以上四家所著各有特色 , 而共同点是都以批评史的 建构为学术追求 ,这种奠基时期的研究取向 , 极大地影响 了此后的学科发展 ,史的纵向梳理一跃而成主流 , 以至于 当代研究者常常难以区分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 与 “中国 文学批评史研究” 。 从学科建设而言 “ , 中国文学批评” 不仅包括纵向的 史的研究 ,也应该包括横向的理论阐释 , 郭绍虞先生在上 世纪 80 年代指出 : 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论批评 , 现在大家都注意到 总的历史方面的研究 , 实则这问题不限于纵的总的
( 关于中国 方面 ,还有横的分的方面更值得研究 。《 ) ⑧ 古典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问题》 20 年后 ,郭绍虞 、 朱东润等先生开创的复旦大学中国

(以 的评价 。2004 年出版的 《朱自清文学批评研究讲义》 ) , 弥补了此前文献不足的缺憾 , 该书对全 下简称 《讲义》

面研究朱自清的学术思想 、 重新梳理中国文学批评研究
瑥 瑏 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讲义》 在学科建设上的独创性在于它的横向研究模 式 ,主要章节篇目为 : 第一章 : 言志与缘情 ( 诗言志 ; 文以载道 ; 诗缘情 ; 辞 达) ; 第二章 : 模拟 ( 源流 ; 体裁 ; 格调 ; 古今 ) ; 第三章 : 文笔
( 文学 ; 文变 ; 文笔 ; 诗文) ; 第四章 : 品目 ( 体用 ; 文质 ; 神气 ;

辞情) 。
瑦 , 所涉及的 瑏 首章 “偏于内容方面” “言志” 、 “载道” 、

“缘情” 三说在当时学界颇为流行 , 论者常以之分析中国 文学史 、 批评史的发展 ,周作人将 “言志” 、 “缘情” 当作 “两 种互相反对的力量” ,认为 “这两种潮流的起伏 , 便造成了
瑧 ; 罗根泽也以 瑏 中国文学史” “载道” 与 “缘情” 的对立作为 瑨 。朱自清的论述与之迥异 : 瑏 构建文学批评史的 “框架”

文学批评史学科 , 又取得了 “横向” 研究的成果 , 此即 《中 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 三书 。如著者所说 “ : 这是我们继 ……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之后 , 又一次为研究和总结中

近来文学批评里常把言志与载道对言 , 以为言 志是个人的抒情 , 而载道是文以载道 。载道 , 为 “五 四” 以来所反对 。但最近又主载道 ,不过所载之道不

200

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
瑩 瑏 同 。但是 ,言志实即载道 ,二者不应对立 。

在价值二元论的基础上 , 朱自清将中国文学批评分
( 社会价值) 与 ( 自我价值) 两种 ,对人的价 为 “言志” “缘情”
瑦 这种关注 , 瑐 值的关注 ,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精神特质 。

至于 “言志” 与 “缘情” , 朱自清认为后者源于前者 ,
瑠“ ( 诗言志辨? )瑐 “诗言志” 本就是 “开山的纲领” 《 序》 , 言

志” 与 “缘情” 之间的差异 ,在于 “志” 的演变 。 《讲义》 中对 “言志” 与 “缘情” 的论述重点不是二者的 历史演变 ( 纵向模式) ,而是在批评精神上的联系 ( 横向研 究) 。纵向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不同历史阶段的批评特 点与规律 ,而横向研究则需从中提取出一以贯之的精神 特质 ,并藉此对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做出归纳与总结 。
瑡 “志” 瑐 “ ‘志’ 就是 ‘意’ ” , 最初体现为与 “政教” 密切相

一方面与 “文学是人学” 的本质有关 , 另一方面也与朱自 清作为 “五四” 知识分子的文化背景有关 , 因为 “五四” 本 就是提倡个性 、 自我的时代 。
瑧 ,作者指出 : 瑐 第二章 《模拟》 “偏于形式”

本章多取材于宋以后 , 特别是明 、 清 。明以后 , 一般人特别提倡仿古 , 故模拟一事是明代人们自觉 地特别加以提倡 ,而引起反对意见者 。明 、 清时对这
瑨 瑐 问题有详细讨论 。

关 ,这在 《诗言志辨》 中有充分的论述 , 首章第一节 《诗言 志》 分别考察了 “献诗言志” “ 、赋诗言志” “ 、教诗明志” “ 、作 诗言志” 四种行为 ,相对应的则是 “臣 对 君 ……所 陈 的 ‘志’ 都是与政教有关的” 、 “使臣 …… 所言之 ‘志’ , 亦是关 系教化 、 政治的” 、 “( 儒生 ) 解诗就要把它解为与政教有 关” “ 、荀 、 屈皆以赋讽 。虽表示个人失志 , 但所言之志亦
瑢。 瑐 与政教有关”

《模拟》 与 《言志与缘情》 不仅有 “偏于形式” 与 “偏于内 容” 的不同 ,还有侧重于 “文学是什么” 与侧重于 “文学如 何发展” 之异 。纵向研究重在文学史 、 批评史 ,而 《讲义》 的 形式论则以 “学古” 为中心 ,重点讨论 “求似” 与 “脱化” 这两 种对立的 “学古” 主张 。作者明确反对 “生吞活剥” 的 “求
瑩 , ( 如明人) ,而赞成创新的 ( 如清人之 )瑐 似” “脱化” “融铸” 瑠 的研究目的 , 瑑 据作者 “讲文学批评既是察往 , 又是知来”

第二节 《文以载道》 也落脚于政教 。作者精辟地指出 “文” 与 “道” 的三种历史关系 : 一 、 明道 “ : 《文心雕龙? 原道》 …… ‘道’ 作 ‘自然’ 或 ‘教化’ 义 。一方面是自然的表现 ,一 方面又是教化之表现 ,而偏重教化 。 ” 二、 贯道 “ : 王通 …… 李汉 ……说 ‘文以贯道’ , 但仍重文 ……道 , 偏于教化方 面。 ” 三、 载道 “ : 周敦颐 …… 与 ‘明道’ ‘ 、贯道’ 不同者 ,在偏 重 ‘道’ 。 ‘道’ 是 ‘教化’ …… 不过他重 ‘道’ , 但仍说 ‘文’ 。 到南宋 , 这 意 思 就 改 变 了 。 《朱 子 语 类》…… ‘文’ 就是 ‘道’ ,除 ‘道’ 外无文 。这简直把文完全抹煞了 。后来说
瑣 瑐 ‘文以载道’ ,都是从朱子这个意念来解释的 。 ”

提倡创新显然包含了他对白话文学创新 、 革命的肯定 , 因 为朱自清本就是新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 。 综上 ,一 、 二两章从 “内容 — 形式” 的论述角度 , 对中 国文学批评的本体做了横向梳理 , 作者以人的价值观照 作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精神特质 , 并在此基础上将文学批 评分为 “言志” 与 “缘情” 两派 “ : 言志” 关乎 “教化” , 体现的 是人的社会价值 “ ; 缘情” 源于个性的发展 , 体现的是人的 自我价值 。二者的彼此消长融合 , 是不同社会历史条件 下人的价值观在文学批评中的反映与呈现 。 《讲义》 的三 、 四章 《文笔》 与 《品目》 是对文学批评概念 的梳理 。 朱自清在文学批评学科创立初期 , 一再强调概念 ( 意 念) 梳理的价值与意义 : 现在我们固然愿意有些人去试写中国文学批评 史 ,但更愿意有许多人分头来搜集材料 ,寻出各个批 评的意念如何发生 , 如何演变 — — — 寻出它们的史迹 …… 希望努力的结果可以阐明批评的价值 , 化除一
( 诗言志 般人的成见 , 并坚强它那新获得的地位 。《
瑡 )瑑 辨? 序》

可见 “教化” , 也是 “载道” 的批评中心与关键 , 朱自清 “言志实即载道” 的论断由此而来 。 “主 ‘文以载道’ 者 ,至
瑤 ,因此又有第四节 瑐 少亦得承认 ‘辞达’ ” 《辞达》 之论述 。

一、 二、 四节所论述的 “志” 都是指 “教化” 。第三节 《诗 缘情》 首先论 “缘情” 的兴起是因汉末帝国崩溃 , 社会上个 人地位渐高 ,文学亦生变化 : 在作者方面 , 作品渐多 , 作者也多 , 而文学批评 乃出现 。作者的生活是多方面的 , 他们除政治活动 外 ,仍发展其他生活 ,而且自觉地去发展 。在文学作 品上有所表现 , 而在文学批评上亦有 “缘情说” 的兴 起 。还有因不能在政治上有所发展而发展其他方面 的 ,如 清 谈 等 。 “缘 情 说”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
瑥 瑐 的。

“意念” 考辨的重要缘于诗文评缺乏体系性的古典风 貌 “文学批评里的许多术语沿用日久 : , 像滚雪球似的 , 意 义越来越多 。沿用的人有时取这个意义 , 有时取那个意 义 ,或依照一般习惯 , 或依照行文方面 , 极其错综复杂 。 要明白这种词语的确切的意义 , 必须加以精密的分析才
瑢 朱自清在文学批评研究领域的 ( 诗文评的发展》 )瑑 成。 ” 《

“诗言志” 将 “志” 定位于 “教化” , 体现的是人的社会 价值 ; 而 “个性” 的凸显 , 则使文学 、 批评有了 “除政治活动 外” 的 “其他方面” 的发展 。从社会价值到自我价值的转 移、 拓展 ,是文学批评由 “教化” 转为 “缘情” 的根本原因 。

诸多实践都是以考辨 “意念” 为基本策略的 , 他一系列的

201

2009. 2
“意念” 考辨成果 ,如 《诗 言 志 辨》 、 《 “逼 真” 与 “如 画” 》 、 《 “好” 与 “妙” 》 等 , 成为 “古代文论范畴研究中的扛鼎之
瑣 ,而 瑑 作” 《讲义? 品目》 更是 “把历来用来表明文学价值之 瑤。 瑑 瑥 , 这里 德性词 , 分类加以说明” “德性词” 即形容词瑑

个别的 ,而是综合的 …… 这是失掉的一环 , 现在才算找着
瑤 此说同样可以用于评 ( 诗文评的发展》 )瑒 了 ,连上了 。 ” 《

价朱自清自己 。

指的是传统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术语 、 概念 ( 朱自清称之为
)。 “意念”

中国化与化中国 ,世界化与比较文学批评学
( 以下简称 民国时期 ,傅庚生的 《中国文学批评通论》

《品目》 全以 “意念” 为基础 , 共分析了三十余组批评 “意念” ,每一组中又包含了许多相近的术语 , 仅以 “风” 为
瑦。 例 ,就有 “风神” 、 “风力” 、 “风格” 、 “风骨” 、 “风味” 等瑑

《通论》 ,1946 年初版于重庆 ) 亦具横向研究的特色 , 傅氏 对此有自觉的体认 : 今时我国从事研究文学批评者 , 多搜集历代文 评资料 ,编纂为史 。可以就觇文学评论递嬗之轨辙 , 及其与文学流变轸 之迹象 …… 独惜对于文学批评 之原理与问题 ,短于发抒 …… 因以董理文思 , 别标体 制 ,将纳殊途于同轨 , 冶今古于一炉 。斟酌众说 , 商 榷利病 ,缕析而贯持之 。以供学文者品鉴之资 , 而为
瑥 ( 自序》 )瑒 批评史 踔之辅焉 。《

《讲义》 不局限于批评术语的分析 , 更由此构建出传统文 学批评的方法论体系 。本章下分 “体用” “ 、文质” “ 、神气” 、 “文辞” 四节 “ : ‘体用’ 说的是人生 、 社会与文学” “ ; ‘文质’
瑧; 瑑 说的是时代与文学” “ ; ‘神气’ 说的则是个人与文学” 瑨 。前三节属于 瑑 “ ‘辞情’ 是说文章本身的表现关系” “外 瑩 瑑 部研究” ,后一节属于 “内部研究” 。

外部研究涉及社会 、 时代与个性三方面 , 以 《文质》 之 论时代为例 ,作者指出 “时代由简而繁 , 由自然而人为 , 这
瑠 , 本节论 瑒 就有了文 、 质之变化” “浑成” 时重在分析诗歌

他明 确 指 出 自 己 重 在 探 求 “文 学 批 评 之 原 理 与 问 题” ,但其横向研究模式又与朱自清的 《讲义》 不同 , 二者 在主张与目的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 可概括为 “中国化” 与 “化中国” 。 前论朱自清对文体论的重视 , 首先是基于文学批评 中国化的学科建设理念 。针对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常以 “纯文学” 与 “杂文学” 这一外来概念来分析问题 , 朱 自清提出了 “还其本来面目” 的研究主张 : 现在学术界的趋势 , 往往以西方观念 ( 如 “文学
) 为范围去选择中国的问题 …… 批评” “纯文学” 、 “杂

之时代性发展与进步 。与 “浑成” 相对的是 “刻画” , 区别 在于前者是 “整个” 的 , 而后者 “要分出界线” 。考察诗歌 史可见 : …… 以前的诗重整个情感 , 只是 轮 廓 , 是 概 括 的 。但有了赋 ,则不同 , 赋是要描写的 。 …… 五言诗 自张协起 , 始重巧似 ……后来如 谢 灵 运 等 , 都 重 巧 似。 “巧似” 就是描写 。另一方面 ,又有 “详切” , 是说 叙事 ,写实 …… “巧似” 与 “详切” 均属于刻画 。 杜工部说 “ : 庾信文章老更成 。 ” …… 这 “老成” 与 “浑成” 不一样 。 “老成” 是可以有 “巧似” 与 “详切” 的, 但却是完整无缝的艺术品 。这是唐时诗发达到高峰 才有的意念 。
瑡 瑒 从 “浑成” “ 、刻画” 而 “老成” 代表诗之进步 。

文学” 是日本的名词 , 大约从 De Quincey 的 “力的文 学” 与 “知的文学” 而来 …… 这种分法 , 将 “知” 的作用 看得太简单 ( 知与情往往不能相离 ) , 未必切合实际 情形 。况所谓纯文学包括诗歌 、 小说 、 戏剧而言 。中 国小说 、 戏剧发达得很晚 ; 宋以前得称为纯文学的只 有诗歌 , 幅员未免过窄 ……汉赋算不算纯文学呢 ? …… 最好各还其本来面目 ,才能得着亲切的了解 ; 以 纯文 学 、 杂文学的观念介乎其间 ,反多一番纠葛。
瑦 ( 评郭绍虞 )瑒 《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卷》

《文辞》 属于内部研究 ,分析 “文章本身的表现关系” , 分为 “刚柔” “ 、奇正” “ 、庄谐” “ 、繁简” “ 、显晦” “ 、难易” “ 、工 拙” 等七小节 ,每一组都由两个相对的 “意念” 组成而与文 学的各种表现有关 “ , 奇正” 关乎 “字句” “ , 庄谐” 关乎 “态
瑢。 瑒 度”

朱自清并不反对借鉴西学 “ , 文学批评” 本就是 在西方观念影响下产生的学科 , 但他主张研究要 “各
瑧 瑒 还其本来面目” ,这其中就包括 “将中国还给中国” 瑨 因此 瑒 的学科 “本体化” 主张 。 “文体论” 之 《文笔》 ,首

可见 ,在以上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中 , 种种 “意念” 所 涉及到的都是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与方法 。 第三章 《文笔》 “说及文分多少体 , ,来源如何 ,及文学
瑣 , 当属于文体论 。文体论亦与批评方 瑒 意念之变迁发展”

要的任务就是厘清 “中国文学” 的历史范围 , 并在此
瑩 。而 基础上确立 “中国文学批评” 的研究对象瑒 《讲

法论有关 ,朱自清曾称赏罗根泽设立 “文体论” “ : 从前写 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的人都觉得这种文体论琐屑而凌 乱 ,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 。可是读了罗先生的叙述和分 析 ,我们可以看出那种种文体论正是作品的批评 。不是

义》 章节目录全部采用传统诗文评的理论话语 , 更体 现出作者强烈的文学理论 “中国化” 主张 。 与朱自清 《讲义》 相比 , 傅著全以西方观念为理 论基础 :

202

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 近世欧西文化输入中国 , 文学之义界又为 之一变 。缘远西论文注重内容 , 而中国侈谈形 式 ,文化综合之结果 , 吾侪对于文学之观念 , 尤 趋于精密 …… 试综此文学之四要素以拟文学之 定义曰 : “文学者 , 抒写作者之感情 、 思想 , 起之 以想像 ,振之以辞藻与声律 ( 形式 ) ,以诉诸读者
瑠 瑓 之感情而资存在之文字也 。 ”

言之 …… 参考书 :Winchester’ s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 按 ,此即温彻斯特 ) ;Moulton’ 《文学评价之原理》 s The Modern Study of Literature ( 按 , 此书在 1923 年 《小说月

报》 第 1 期有郑振铎介绍) ; Hudson’ 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 按 , 即 韩 德 生 《文 学 研 究 法》 ,
瑦 1923 年 《小说月报》 第 1~6 期连载有邓演存译本) 瑓

文学四要素说完全取自当时颇为流行的温彻斯特
瑡 , 傅著据此将中国文学批评分为感 瑓 《文学评价之原理》 瑢 加以论述 。 情论 、 想像论 、 思想论 、 形式论四部分瑓

可见 ,陈著虽被认为笔法传统 、 取材不出诗文评 、 文
瑧 ,但仍以西方文学理论为指导 ( 批评之五种涵义与 苑传瑓

十二种方法均取自西学 ) 。此后郭绍虞借鉴德昆西 ( De
Quincey) 文学二分法 、 罗根泽改造森次巴力 ( Saintsbury) 的
瑨 ,均与陈著一脉相承 。 十三种批评方法瑓

《讲义》 “中国化” 与 《通论》 “化中国” 的不同 ,尤见于具 体的论述 : 《文心 ? 知音》 篇有所谓 “六观” , 就是六个标准 …… “位体” “ 、通变” 、 “奇正” 与内容关系较多 ,而 “置 辞” “ 、事义” 、 “宫商” 与形式关系较多 。 “位体” 者 ,视 思想感情之内容宜于何种体裁也 。 “置辞” 就是修辞 的事 。 “通变” 即与古之同体裁之文章相较 , 一部分 是因 袭 , 一 部 分 是 创 新 , 要 二 者 皆 恰 到 好 处 。 “奇 正” ,就是说创造的范围要与人情相合 , 不能过于出 奇 ,使人不能接受 ; 但又不能没有新的增加 , 陷于庸 俗。 “事义” ,就是用典用喻方面的事 。 “宫商” 是声 调。— — — 这六个标准仍可供我们参考 , 比内容 、 形式
瑣 ( 讲义》 )瑓 二者之分别细密 。《

傅庚生 “文化综合” 之论 , 已经透露出文学批评 “世界 化” 的倾向 ,在近 30 年后的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中 ,有 更为明确的阐释 : 这本书 ……第一个也是终极的目的 , 在于提出 渊源悠久而大体上独立发展的中国批评思想传统的 各种文学理论 , 使它们能够与来自其他传统的理论 比较 ,从而有助于达到一个最后可能的世界性的文
瑩 瑓 学理论 。

刘若愚 “世界化” 学术主张的背后 , 暗含着理论输出 的强烈愿望 ,相较 “拿来主义” 的时代 ,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 建设更宏大的任务或许正在于此 。 “中国化” 与 “世界化” 相遇 , 则必将造成 “比较文学批 评学” 的兴盛 ,对此 ,方孝岳早就有预见 : 百年以来 ,一切社会上思想或制度的变迁 , 都不 是单纯的任何一国国内的问题 …… “海通以还” ,中 西思想之互照 ,成为必然的结果 。 “五四” 运动里的文学革命运动 , 当然也是起于 思想上的借照 。譬如因西人的文言一致 , 而提倡国 语文学 ,因西人的阶级思想 , 而提倡平民社会文学 , 这种错综至赜的眼光 , 已经不是循着一个国家的思 想线索所能讨论 。 “比较文学批评学” , 正是我们此
( 中国文学批评? 后工作上应该转身的方向 。《 眼力
瑠 )瑔 和眼界的相对论》

历代批评文学者 , 以无普遍之原理可资 循守 ,不免各执其偏而遗其全 , 是非混淆 , 取 舍不一 。 《文心雕龙? 知音》 篇云 …… “一观位 体” 者 , 注目于文学中之感情元素也 …… “三 观通变” 者 ,兼及于文学中之想像元素也 …… “四观奇正” 者 , 并涉于文学中之思想元素也 …… “置辞 、 事义 、 宫商” , 则是辞藻与声律 , 文 学中之形式元素也 。刘氏之 “六观” , 今可以 瑤 瑓 ( ) 四元素约之矣 。《通论》
傅著极力将刘勰 “六观” 纳入温彻斯特的 “文学四要 素” , 而朱自清最迟在 1924 年就已经阅读过温彻斯特著
瑥 《讲 作瑓 , 义》 中 也 略 以内 容 、 形式的二分法来衡量 “六

在西风东渐的时代背景下 “以西方观念为范围去选 , 择中国的问题” “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 朱自清对这种 “不可避免” 的接受动机在于 : 在学科草创时期 , 正是借助 西学重逻辑 、 重体系的优势 , 才使得中国文学批评得以尽 快摆脱传统诗文评零散 、 感悟的古典风貌一跃而成现代 学科 ,文学理论 “化中国” 有其积极的历史贡献 。但是 , 若 不 “将中国还给中国” ,在学科建设中行以 “中国化” , 我国 的文学批评研究就难以走出西方的阴影 , 在持续的 “失 语” 中难以取得自己的话语权 , 也无法建立起 “比较文学

观” ,但经过具体分析后 , 还是认为传统之 “六观” “比内 容、 形式二者之分别细密” 。二人对学术话语选择的差 异 ,体现了不同的理论构建主张 。 《通论》 文学理论 “化中国” 倾向 , 早在陈中凡的 《中国 文学批评史》 中就有明显的体现 : 诗文评 ……对于 “批评” 一词 , 未能确认其意义 也 ,考远西学者言批评之涵义有五 …… 近世之言批评者 ,封域广泛 ,其方式可别十二类

203

2009. 2
批评学” 这一学科 。 论的本源 …… 以求构建一套具有民族精神的文论体 系 。第二卷 《范畴论》 …… 第三卷 《方法论》 …… 这三 卷 ,既各自独立 , 各有个性 , 又相互配合 , 相互呼应 ,
瑤 瑔 共同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体系 。

余论 《讲义》 : 的学科价值与历史回应
朱自清的 《讲义》 以 “本体论 — 方法论” 的学科体系建 设 ,作了中国文学批评横向研究的全面探索 。笔者认为 , 《言志与缘情》 及 《模拟》 作为本体论部分 , 体现了中国文
( 关注人的价值 ) 的民族特质 。以政治教化 学批评 “原人”

复旦的横向研究实际上采用的也是 “本体论 — 方法 论” 体系 《讲义》 , 之 《言志与缘情》 与 《原人论》 都将 “人” 之 体认作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精神特质 《品目》 ; 则分见于 《范 畴论》 与 《方法论》 所涉及的内容 。两代学人在不同历史 时期对学科探索的暗合 , 反映出朱自清先生卓越的学术
瑥 瑔 见解与超前的学科理念 , 陈寅恪先生所称赏的 “预流”

为标准的 “言志” 侧重于人的社会价值 , 源于个性发展的 “缘情” 侧重于人的自我价值 “ , 言志” 与 “缘情” 在价值二 元论的基础上 ,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两条主线 , 其中尤以 最先发展的 “诗言志” 为 “开山的纲领” 。而 《文笔》 与 《品 目》 作为方法论部分 ,前者从文体论出发分析 “综合” 的批 评方法 ,后者则通过术语分析对具体批评做出阐述 , 二者 构成 “宏观 — 微观” 的方法论研究体系 。 独辟蹊径的 、 中国化的横向研究探索 ,体现了朱自清
瑡 , 冷静的学术思考和判断 , 针对当时的文学史撰写热潮 瑔

之治学眼界 ,在 《讲义》 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 上世纪三 、 四十年代可谓中国文学批评学科发展的 黄金时代 ,诸多学术名家各具特色的研究取径 , 奠定了此 后的纵 、 横两个向度的学术发展 。郭绍虞 、 罗根泽 、 朱东 润以扎实的论著成为纵向文学批评史建设的奠基者 ; 而 朱自清 、 傅庚生 、 方孝岳的横向研究 ,虽因历史际遇不同 , 尚未能如前三大家一样产生巨大的学术影响 , 但是 , 他们 中国化 、 世界化的研究理念 , 比较文学批评学的思想与实 践 ,已经在半个多世纪后得到回应 , 学术探索的重新接 续 ,映照出他们 “预流” 的学术卓识 ,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批 评研究也必将在纵 、 横双向演进中取得进步 。
( 三)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① 瑢瑒 瑑 瑤瑒 瑧瑔 瑢朱自清 《 : 朱自清全集》

他曾理智地指出 : …… 我们的文学史的研究实在还在童年 …… 对 文学史就不能存着奢望 。不过这二十多年来的文学 史 ,的确有了显著的进步 。早期的中国文学史大概 不免直接间接的以日本人的著述为样本 , 后来是自 行编纂了 , 可是还不免早期的影响 。这些文学史大 概包罗经史子集直到小说戏曲八股文 , 像具体而微 的百科全书 ,缺少的是 “见” ,是 “识” ,是史观 。叙述的 纲领是时序 ,是文体 ,是作者 ; 缺少的是 “一以贯之” 。
瑢 ( 什么是中国文学史的主潮 ?》 )瑔 《

年版 ,第 23 、 30 、 29 、 25~26 、 208 页 。  ②④ 姚名达 《 : 中国目录学史》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 , 第
87 、 103 页 。

在 “不能存着奢望” 、 缺乏 “史识” 的学科研究初期 , 朱 自清将自己的研究重心确定为寻找 “一以贯之” 的中国文 学批评特质与方法 , 并由此开创出 “本体论 — 方法论” 的 横向学科建设模式 , 这对于文学史的撰写无疑是极有意 义的 。 中国文学批评是朱自清始终关注的研究领域 《讲 , 义》 仅仅是学生的整理稿 。但正如闻一多先生虽未及写 出系统的中国文学史 , 可他有意识寻求宏观与微观相会 通的研究方法以及初步成果 , 还是具有深刻的学术史典
瑣 。朱自清的文学批评研究未能最终定稿并广为 范意义瑔

 ③ 瑦瑏 瑏 瑩瑐 瑡瑐 瑢瑐 瑣瑐 瑤瑐 瑥瑐 瑧瑐 瑨瑐 瑩瑑 瑠瑑 瑤瑑 瑦瑑 瑧瑑 瑨瑒 瑠瑒 瑡瑒 瑢瑒 瑣瑓 瑣朱自清讲授 、 刘晶雯整理 《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 : , 天津古籍出 版社 2004 年版 ,第 161 、 86 、 1、 2、 3~8 、 33~35 、 55 、 37 、 86 、 86 、 89 ~95 、 1、 169 、 198~200 、 196 、 200 、 196 、 189 ~191 、 203 ~206 、 126 、
85 页 。

 ⑤⑥纪昀等 《 : 四库全书总目》 , 中华书局 1965 年版 , 第 1267 、
1779 页 。 ( 八)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  ⑦瑒 瑦 朱自清 《 : 朱自清全集》

第 195 、 197 页 。
( 下编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⑧ 郭绍虞 《 :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 1983 年版 ,第 539 页 。

 ⑨ 瑤王运熙 、 瑔 黄霖 《前言》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 , 原人论》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1 页 。  ⑩ 瑡瑏 瑏 瑢瑓 瑩 刘若愚 《 : 中国文学理论》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版 ,第 5 、 12~14 、 18 、 2~3 页 。
( 浙江大学出版社   瑣比如孙秋克 瑏 《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 2007 年版)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 课题主持人黄

流传 ,但他清醒的学科理念和独特的横向研究模式 , 也同 样具有不可磨灭的学术史范式价值 。可喜的是 , 半个世 纪后 ,这种横向的学科建设意识在复旦大学的中国文学 批评史研究中得到回应与继续 : 我们这次 ( 按 , 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 课 题)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在体系和民族精神 , 是从原理 、 范畴 、 方法三个不同的方面来加以论述 的 。第一卷 《原人论》 ,以 “人” 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

霖在该书 《序》 中赞赏了这种可引为同道的 “横向” 研究模式。   瑤周兴陆 《 瑏 :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 总论卷》 ,东方出版中 心 2006 年版 ,第 139 页 。   瑥据整理者刘晶雯介绍 《讲义》 瑏 , 是她 1945~1946 学年在西南联

204

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
大选修朱自清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 时的课堂记录 。朱自清 先生首次开设这一课程是在 1936 年 ( 清华大学) 《讲义》 , 距 此已近十年 ,当是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   瑧周作人讲校 、 瑏 邓恭三记录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 , 北平人文书 店 1934 年版 ,第 36 、 34 页 。   瑨瑓 瑏 瑧瑓 瑨周勋初 《序》 : ,罗根泽 《中国文学批评史》 , 上海书店 2003 年版 ,第 6 、 2、 5 页。
( 六)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   瑠瑑 瑐 瑡朱自清 《朱自清全集》 :

括 “一时代还给一时代” 的历史化要求与 “将中国还给中国”
( 三) , 的本体化要求 。参见 《诗文评的发展》 《朱自清全集》 ,

第 25~26 页 。   瑩本章在 瑒 “别体” 中探讨的注疏 、 语录 、 笔记 、 诗文评 、 书目提要 、 小说 、 词曲 、 歌谣 、 八股文等全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   瑡该书初版于 1923 年 ( 景昌极 、 瑓 钱 新译 , 梅光迪校 , 商务印书 馆出版) ,是国内翻译的第一部西方文学理论著作 。
( 前言》 ) 的中编即此四章 。   瑢其书以为 瑓 “主流” 《

第 130 、 129 页 。   瑦 瑐 “人” 的最终体认 ,也是目前横向研究的基本观点 。如陈良运 认为中国诗学的哲学基础是儒家的人道精神和道家的宇宙
( 中国诗学 意识 ,道家的宇宙意识指的也是 “人的心灵世界” 《

  瑥1924 年 8 月日记记有 瑓 “刘借 《文学评论之原理》 ” ,见 《朱自清
( 九)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11 页 。 全集》

  瑦陈中凡 《中国文学批评史》 瑓 : ,中华书局 1940 年第 6 版 ,第 6~9 页。   瑨罗根泽 《中国文学批评史》 瑓 : ,上海书店 2003 年版 ,第 5 页 。   瑠方孝岳 《中国文学批评》 瑔 : ,世界书局 1934 年版 ,第 300 页 。   瑡据魏崇新 、 瑔 王同坤统计 , 上世纪 20 年代初至 40 年代末短短
( 观念的演进 :20 世纪中 30 年就出版了约 300 部中国文学史 《

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 第 18 页) ; 黄霖则认 为 “原道即原人” ,他把中国文学批评的精神本质直接归结于
( 以人为本原) 《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 “原人” 原人论》 ,复

旦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5~13 页) 。   瑣黄念然 《 瑑 :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文论卷》 ,东方出版中 心 2006 年版 ,第 390 页 。
(十六)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507 页。   瑥王力《王力文集》 瑑 :

国文学史观》 ,西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69 页) 。   瑣 详参邓乔彬 、 瑔 赵晓岚 《学者闻一多》 , 学林出版社 2001 年版 , 第 381~429 页 。   瑥陈寅恪 《陈垣 瑔 : 〈敦煌劫余录〉 序》 《金明馆丛稿二编》 , , 三联书 店 2001 年版 ,第 266 页 。

  瑩韦勒克将文学研究分为 瑑 “外部研究” 与 “内部研究” 两种 “ , 外 部研究” 着重于历史 、 社会 、 思想研究 , 内部研究注重文学本 身表现形式 ( 韦勒克 《 : 文学理论》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版 ,第 73 、 155 页) 。   瑥瑓 瑒 瑠瑓 瑤 傅庚生 《 : 中国文学批评通论》 , 商务印书馆 1947 年版 , 第 3、 8~9 、 15~16 页 。   瑨朱自清 瑒 “各还其本来面目” 的学科建设理念首先体现为 “将文 学批评还给文学批评” 的学科化主张 ,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包

作者简介 : 邓乔彬 ,1943 年生 , 暨南大学中文 系特聘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王晓东 ,1979 年生 , 暨 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 〔 责任编辑 : 刘   蔚〕

  ? 补白?

“天府之国” 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考
朱明勋
   “天府” 一词最早出现于 《周礼》 一书 。 《周礼? 春官? 宗 伯》 云“ : 天府 ,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 。 ” 可见其最初含义 是指周官名 。其指肥沃 、 险要 、 物产丰饶之地区的含义最 初并非指蜀地 , 而是指关中 , 即今之西安 、 咸阳一带 。如 《战国策? 秦策一》 载“ : 苏秦始将连横 , 说秦惠王曰 ‘ : 大王 之国 ……田肥美 , 民殷富 , 战车万乘 , 奋击百万 , 沃野千 里 ,蓄积饶多 , 地势形便 , 此谓天府 , 天下之雄国也 。 ’ ” 到 了汉初 ,这种说法更为流行 。如 《史记》 卷五五载张良语 曰 “夫关中 : , 左 函 , 右陇蜀 , 沃野千里 , 南有巴蜀之饶 , 北有胡苑之利 。 …… 此所谓金城千里 ,天府之国也 。 ” 《史 记》 卷九九载刘敬语曰 : “且夫秦地被山带河 , 四塞以为 固 。 …… 因秦之故资甚美 ,膏腴之地 ,此所谓天府者也 。 ” 最早提出蜀地是天府之国者乃汉末之诸葛亮 。 《三 国志? 蜀志》 卷五载诸葛亮语曰 “ : 益州险塞 , 沃野千里 , 天 府之土 。 ” 这里的 “益州” , 主要是指蜀地 。其后人们便逐 渐称蜀地为天府之国了 。如 《晋书》 卷八三载袁乔语曰 : “蜀土富实 ,号称天府 。 ” 《南齐书》 卷一五载 “ : 益州镇成都 起魏景元四年所治也 …… 故诸葛亮云益州险塞 , 沃野天 府。 ” 同时 ,人们仍称关中为天府之国 。如 《晋书》 卷三七载 淳于定语曰 “ : 关中 ,天府之国 ,霸王之地 。 ” 并且对关中的 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如明人王 在其文集 《王忠文集》 卷一一中说 “ : 窃尝论之 ,天下形胜 ,惟地与兵 。 汉都长安 ,阻河山之险 ,左 右蜀 ,太华泾渭表里襟带 ,金 城千里 ,隐然天府之国 。 ” 清人编纂的 《御览经史讲义》 卷 二一云 “ : 关中 ,乃所称天府之国 。 ” 由上可知 “天府之国” , 一词在古代并非仅指蜀地 ,其 专指蜀地盖在民国以后 。

205

change the governmental functions and to achieve the essent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view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relations , the state socialization is the internal logic in this round. In view of the actual surroundings , the appearance of numer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great roles playing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are the important pow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In view of the main tendency , after this reform , the so2 cial powers will come on the stage , the social governance will walk to the co2governing from control , and the citizen society will become mature from the slight role. In general ,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will develop towards a brand new mode. ( 7) La w Theory for Establishing Chinese Social Relief System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Right
Zhu Weiyi   ? 145? Concerning the social weak group and the poor , it is worth studying the issue that what kind of law can support the design of the social relief system. In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theory , because of its imbalance , the present Chi2 nese social relief system is faced with the important task for a further overall construction , in law system , in policy system and even in the idea of law. The idea of law for social relief system is first of all the right protection for the survival right and the development right , while the social poor group and its individuals need to get relief from the state as well as from the society , therefore , the national duty and the social duty will become prominent in social re2 lief . The poverty in modern society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phenomenon but also an very complicated political and social one. The poverty causes can be various , but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social relief system is to reduce the social poverty , to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 to relieve the social conflicts , with the pessimistic and active social relief system and institutions.

( 8) Change of Rural Society after Farming Land Reform Li Lifeng   ? 159? China ’ s rural society had the new changes after the farming land reform. Class assimilation and class differen2 tiation trends co2existed , newly shaped middle peasants and new rich peasant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force. A spontaneous capitalist tendency , marked by land transactions , employment of workers , tenancy and money borrowing as well as a set of values which highly honor wealth reappeared. Meanwhile ,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elite began to resist the will of the state and revealed a centrifugal tendency of de2politicization. During the shift from land reform to collectivization , there were three correlated transformative mechanisms , namely the theory of stages , the theory of conditions , and the theory of substitution. These changes in rurual society after the land reform provided a driving force and validity for this shift . ( 9)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y Dong Zhikai   ? 172? The contract system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provided the rural production with the initiative institution for better efficiency , but in nature never with supply institution and effective system arrangement for the supply of public products. Only by speeding up the compensation supply of the rural public products , and establishing the long2term effective institution of“promoting agriculture with industry and developing the rural with the help of the urban” and the corresponding r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 can the peasants , essential benefit be maintained. Concerning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 it is worthwhile to explore to set up the share cooperation economy to obtain the in2 vestment channel and to comb the management institution , and therefore to initiate the domestic demand in the rural area and to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 10) Transverse Studies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que and Contribution of Zhu Ziqing
Deng Qiaobin  Wang Xiaodong   ? 199? Chinese literary critique saw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poetry comments” to the history of criticism , and Guo Shaoyu , Luo Gengzhe and Zhu Dongrun were the founders of this modern longitudinal studies ; whereas Zhu Ziqing , Fu Gengsheng and Fang Xiaoyue made the“transverse”studies , which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and great contributions for establishing the course of“ Lectures on Zhu Ziqing’ s Chinese Literary Critique” . Though ,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 the three of the“transverse ”were not so influential as the“longitudinal ” three in academic sense , their academic idea of Chinese features and the worldwide perspective , and their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the comparative literary criticism have got the response over half a century later , and the Chinese lit2 erary studies of criticism will make progress both in transverse field and in longitudinal field in the new century.

239


更多搜索: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与朱自清的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5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