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古诗词文本的空间信息解析与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01 19:36

  本文关键词:建设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谭芳.地理空间视野下的文学地理学[J].世界文学评论, 2009(2):67-68.
[2]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J].学术研究, 2007(9):129-135.
[3]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学导论[J].新华文摘,2006(15):24.
[4]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5-43.
[5] 陶礼天,费振刚,温儒敏.文学与地理——中国文学地理 学略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M].武汉:湖北教育 出版社,1995:7-26.
[7] 曾大兴.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文学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江西社会科学, 2012(2):5-13.
[8] 吴永生,冯健,张小林.中国民歌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地 理基础[J].人文地理,2005(2):88-92.
[9] 邓岚,潘秋子"". 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问题""研讨会综 述[J].世界文学评论,2009(2):56-63.
[10] 邹建军.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J].世界文学评论, 2009(1):41-46.
[11] 刘尊明. 20 世纪秦观词研究的定量分析[J].中国韵文学 刊,2001(2):18-22.
[12] 尚永亮,张娟.唐知名诗人之层级分布与代群发展的定量 分析[J].文学遗产,2003(6):50-59.
[13] 查学军.《方言》、《续方言新校补》、《方言别录》方言词分 布及词义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
[14] 黄桃红,李玖蔚,曾宪英,等.宋代庐陵诗词作家作品量的 统计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6 (2):36-38.
[15] 尚永亮.数据库、计量分析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 程[J].文学评论,2007(6):187-190.
[16] 王法辉.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和GIS的应用[J]. 地理学报,2011,66(8):1089-1100.
[17] 林珲,张捷,杨萍,等.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 展[J].地球信息科学,2006,8(2):30-37.
[18] 关美宝,谷志莲,塔娜,等.定性GIS 在时空间行为研究中 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316-1331.
[19] 甄峰,王波,陈映雪.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 特征—— 以新浪微博为例[J]. 地理学报,2012,67(8): 1031-1043.
[20] 王贤文,徐申萌.中国C2C淘宝网络店铺的地理分布[J].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564-1569.
[21] 王兆鹏.建设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J].文学 遗产,2012(2):131-133.
[22] 李白.经史子集·李白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1413.
[23] 安琪,薛天纬,阎奇,等.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四川:巴蜀 书社,1990:1312-1314.
[24]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6:32-81.


  本文关键词:建设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1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01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b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