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刘知几文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8:08

  本文关键词:刘知几文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刘知几,字子玄,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史通》。对于其史学方面的成就学术界已作出全方位的研究,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对刘知几的文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致力于通过《史通》对刘知几的文学思想进行直接、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概括,同时结合古代文学史对其思想源流及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总结。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概括了涉及到刘知几文学思想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以及该论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以时间顺序介绍刘知几的生平、经历及《史通》的成书背景;第二章概述了《史通》的主要内容,在史学方面成就地位以及《史通》的流传。第三章则是以《史通》为中心着重分析了其文学思想的四个方面,一是文史观,叙述了刘知几对不同时期文史关系的看法以及其理想的文史关系。刘知几认为在汉魏之前,文史合一,而到了汉魏之后,文非文,史非史,他希望文与史能够相互融合,能够达到以文衡史,以史律文的境界;二是对作品内容的重视,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原则,这种求真求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魏晋以来的虚浮之风;三是语言观,主要阐述了语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作家应当重视当世口语和方言;四是叙事观,主要概述了叙事的四种体式以及《史通》中对叙事简要的要求。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探析了刘知几文学思想的渊源,主要关注了刘勰《文心雕龙》对其《史通》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了刘知几文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刘知几文学思想中与古文运动的理论核心的相似性分析以及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对文史的关注,得出刘知几文学思想对唐代古文运动的影响。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唐代文史相互交融影响的观点。
【关键词】:刘知几 《史通》 文学思想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第1章 刘知几生平及史通的成书背景9-13
  • 第2章 《史通》基本概括与流传13-14
  • 第3章 刘知几的文学思想14-32
  • 3.1 文史观14-19
  • 3.1.1 汉魏之前,“文之将史,其流一也14-16
  • 3.1.2 汉魏之后,文非文,史非史16-18
  • 3.1.3 倡导以文衡史,以史律文18-19
  • 3.2 重视文学作品的内容,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原则19-24
  • 3.3 语言观24-29
  • 3.3.1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24-25
  • 3.3.2 提倡“今人”用“今语”,,重视地方方言25-26
  • 3.3.3 提倡言语真实,重视词语在运用过程中语境、词义、词性的差别26-28
  • 3.3.4 要求语言质朴雅正,反对俪辞艳语以及对偶、夸张手法的滥用28-29
  • 3.4 叙事观29-32
  • 3.4.1 叙事的四种体式30-31
  • 3.4.2 叙事的要求——“尚简”31-32
  • 第4章 刘知几文学思想的渊源--主论对《文心雕龙》的承袭32-34
  • 第5章 刘知几文学思想的影响34-39
  • 结语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附录I42-43
  • 附录II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外庐;;论刘知几的学术思想——纪念刘知几诞生一千三百周年[J];历史研究;1961年02期

2 陈光崇;论刘知几的尊法反儒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2期

3 许凌云;刘知几“抑马扬班”辨[J];江汉论坛;1984年11期

4 杨绪敏;;从刘知几的诗赋看其处世思想及为人[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5 许凌云;刘知几学术思想渊源[J];齐鲁学刊;1992年01期

6 张秋升;读《刘知几评传》[J];史学史研究;1996年01期

7 聂中庆;略论刘知几的历史观[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7年03期

8 杨绪敏;刘知几的史学更革思想及影响[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杨绪敏;刘知几的史学变革思想及其局限性[J];江海学刊;2000年04期

10 邹旭光;刘知几文史关系论指要[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致功;;刘知几的修史主张[A];唐史论丛(第四辑)[C];1988年

2 赖瑞和;;唐史臣刘知几的“官”与“职”[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长奇;刘知几的“史讳”与“名教”[N];光明日报;2002年

2 刘家和;谈史学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1年

3 周文玖;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N];学习时报;2006年

4 ;历史中的文学意义[N];中国社会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亢菲菲;论刘知几的史学求真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文茜;刘知几文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张晔;刘知几对两汉史学述评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小泉;论刘知几的学术风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真;刘知几对两晋史学评述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葛军;刘知几关于三国史学论断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艾静;刘知几关于南朝史学评论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金庄;刘知几关于唐前期史学论断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柴剑;刘知几对北朝史学评述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安萍;以道自任[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刘知几文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5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