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董启章的小说创作

发布时间:2017-03-20 08:08

  本文关键词:论董启章的小说创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香港作家董启章自发表第一篇小说《西西利亚》以来,获奖不断,并在港台地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几年,其作品开始在大陆引进,在国内的评论界亦逐渐引起关注。然而,迄今为止,大陆对其研究仍然十分匮乏。本文试图从董启章小说中的时空观、复调性与互文性入手,探讨其小说世界的独特性,窥视其小说世界的真相。在第一章中,笔者分析了董启章创作至今的时间观与空间观的变化。其时间观从一开始较为单调的线性或者循环的时间线索,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线性与循环相互交融,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这些繁复的时间观都交织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如快餐店、图书馆或者溜冰场。第二章从小说情节的推进方式与小说内容中的复调性,即对话性展开,梳理了董启章小说谱系中从单线到双线再到多声部发展情节的叙述方式,其精巧的结构为内容搭建了独一无二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董启章也时刻不忘引入富含对话性的内容,为小说的创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一章的末尾,论文还讨论了董启章小说中的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第三章具体梳理了小说的互文性。董启章在创作之初就经常使自己的作品与诸如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大江健三郎等作家的作品互文,从中学习灵感并运用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本章的第一节笔者具体分析了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与董启章小说在创作理念、创作方式、创作内容等方面的互文;第二节则爬梳了其小说世界内部的互文关系,并提出这一小说世界通过情节与人物的联系、重复,被串联成了一个巨大的整体,彼此间紧密联系。论文还探讨了董启章小说中一直出现的雌雄同体等人物形象,认为这代表了作者意图消解二元对立的努力。最后,论文提出董启章小说的关键词为“可能性”,并通过在各个方面对各种可能性的探讨、对比与深化,达到作者不断逼近现实、逼近生活真相的目的。
【关键词】:时空观 互文性 复调性 可能性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20
  • 第一节 从“第一本小说”开始的实验7-13
  • 第二节 香港文学谱系中的董启章13-15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本文研究思路15-20
  • 第一章 时空观与小说的多种可能性20-33
  • 第一节 时间观:“众多历史之和”20-28
  • 第二节 空间观:“有边界但不是无限”28-33
  • 第二章 对话性与多声部的写作方式33-47
  • 第一节 早期的双线发展的短篇小说34-41
  • 第二节 成熟时期的多声部长篇小说41-47
  • 第三章 互文性与小说意义的拓展47-61
  • 第一节 与其他作者的互文48-53
  • 第二节 与自己作品的互文53-61
  • 余论61-65
  • 参考文献65-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1-72
  • 附录72-74
  • 致谢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卫娟;;重构历史与反省身份——试论香港文学中关于“香港历史”的书写[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蔡益怀;港人叙事——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J];华文文学;2002年02期

3 张芙鸣;试析《安卓珍尼》的解构启示[J];华文文学;2002年06期

4 许子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与“香港意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袁文丽;;在对话中传播 在传播中对话——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传播学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花齐艳;;论董启章长篇小说《体育时期》与音乐的关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8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性——巴赫金研究概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9 艾晓明;雌雄同体:性与类之想象——关于董启章的《双身》及其它小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邓安庆;王海燕;;董启章《天工开物·栩栩如真》评介[J];文学教育(上);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丽虹;[N];深圳特区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历晓云;巴赫金复调理论诗学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董启章的小说创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7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