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唐传奇男性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22:00

  本文关键词:唐传奇男性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传奇创作题材广泛,形象塑造生动,艺术成就斐然,是我国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以往的研究者多把视角凝聚在爱情题材和女性形象上,对于男性形象,特别是男性形象个体差异研究较少,关注度不高。本文从唐传奇中男性形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着手,撷取唐传奇中现存故事情节较完整,人物叙述较详尽的近60篇经典作品作为研究范围,从形象类析、形象特征及意义与价值三个部分进行论述。论文引言部分明确了唐代小说及唐传奇的概念,梳理了唐传奇的主要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方法思路。论文主体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男性形象类析。根据身份的不同,将男性分为文士、豪侠、官吏、商贾、帝王和僧人,这六类形象是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人物类型,基本涵盖了唐传奇中所有的男性人物。第二部分,男性形象特征。唐传奇中的男性出身、境遇、性格各具特点,归纳其性格方面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侠肝义胆、仁义重情、善良痴情和薄情寡性。这些人物形象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和自身性格的矛盾性,在创作手法艺术的虚构下,集中地表现出悲剧性和传奇美。第三部分,男性形象意义与价值。较之唐前的文学作品,唐传奇中的男性形象第一次获得了集中的艺术表现,变得丰富而生动,他们真实地再现了唐人的门第观念和科举诉求,典型地体现着唐人的精神追求和生存状态,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唐传奇 男性 形象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3
  • (一) 选题缘起8-9
  •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9-10
  • 1.著作类9
  • 2.论文类9-10
  •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0-11
  • (四) 主要研究方法11-13
  • 1.文献研究法11
  • 2.分类研究法11
  • 3.综合研究法11-13
  • 一、唐传奇男性形象类析13-20
  • (一) 文士13-15
  • (二) 豪侠15-16
  • (三) 官吏16-17
  • (四) 商贾17-18
  • (五) 帝王18-19
  • (六) 僧人19-20
  • 二、唐传奇男性形象特征20-29
  • (一) 侠肝义胆20-21
  • (二) 仁义重情21-22
  • (三) 善良痴情22-23
  • (四) 怯懦薄情23-25
  • (五) 兼具悲剧意蕴与传奇特质25-29
  • 1. 悲剧性25-27
  • 2. 传奇性27-29
  • 三、唐传奇男性形象的意义与价值29-38
  • (一) 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男性形象第一次获得了集中的艺术表现29-30
  • (二) 真实地再现了唐人的门第观念和科举诉求30-33
  • 1.追求高门大姓的门第观念30-32
  • 2.对科举考试的痴迷与困惑32-33
  • (三) 典型地体现了唐人的精神追求和生存状态33-38
  • 1.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33-35
  • 2.向往道教弃尘绝俗的出世思想35
  • 3.弘扬佛教的劝惩教化和宿命观点35-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6
  • 致谢46-47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叙述者、小说观念与文言小说的文体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朱仰东;;《聊斋志异·商三官》与唐传奇《谢小娥传》比较论略——兼及《商三官》本事问题[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叶旦捷;论《聊斋志异》中的喜剧性小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贺根民;;纯文学观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曲折演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陶智;;中古汉语词义琐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黑维强;;论古代契约文书的文献特点及词汇研究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陈天e

本文编号:258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8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