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2:07

  本文关键词:《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清时期,冒襄的《影梅庵忆语》和沈复的《浮生六记》突破“文以载道”的惯例,而是用笔墨书写传统文学鲜少涉足的内闱生活。前者为“忆语体”的开山鼻祖,后者为其典型代表。从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特定历史时代的多面图景。本文拟从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方面对两篇“忆语体”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以探求它们风貌上的差异及产生缘由。冒襄身世显赫,少有才名,本欲通过科举致仕,一展平生抱负,然屡次科考,皆蹭蹬不遇。明清易代后,冒襄保全民族气节隐居不仕。沈复出身于衣冠之家,子承父业,游幕不成,转而经商,最后妻离子散,落魄潦倒。他们的社会地位、个人志趣和生平际遇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从两篇“忆语体”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在社会、家庭责任与个体命运之落差产生的感伤和喟叹,于国于家无望,退而将文人趣味融入现实生活,诚为时代变迁的缩影。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对《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为代表的“忆语体”产生原因及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创新有所阐述。除引言和结语部分之外,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两篇“忆语体”作品的思想内容予以比较。二文都描写了具体入微的婚恋和家庭生活,但前者更侧重于展现兵燹纷繁的乱离世相,后者则更多凸显了宗法大家庭中的种种束缚和矛盾。论文还对以冒襄为代表的上层文士和以沈复为代表的下层文人,在不同时空所展现的社会生活风貌、生存状态、生活情趣予以比较,从而揭示社会思潮的变迁。第二章对两篇作品的主人公形象予以比较研究。首先从社会地位、婚恋观、科举心态方面着手对两位抒情主人公加以比较;进而对女主人公形象刻画异同加以比较。董小宛和陈芸作为作品中当仁不让的女主角,虽同样洋溢着贤德与才艺的光彩,然董小宛从烟花柳巷回归家庭,而陈芸则由阃内涉足社会生活。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妻妾社会地位的差别,以及儒家伦理规范对不同地位的士子影响的差异。第三章对二文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二文皆词真意切,将叙事、抒情糅为一体。但在叙事结构上,两者又有所不同。因作者学养和审美趣味的差别,前者语言典雅清丽,后者则呈现出浅白流畅的风貌。
【关键词】:《影梅庵忆语》 《浮生六记》 思想内容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3
  • 1.1“忆语体”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和创新7-9
  • 1.2“忆语体”出现原因9-10
  • 1.3 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选题视角10-13
  • 2 《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思想内容比较13-28
  • 2.1 描写内容的相同之处13-16
  • 2.2 冲突聚焦点差异16-20
  • 2.3 体现的社会生活风貌不同20-24
  • 2.4 展现的生活情调有别24-28
  • 3 《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人物形象比较28-43
  • 3.1 抒情主人公社会地位比较28-29
  • 3.2 抒情主人公的婚恋观比较29-32
  • 3.3 抒情主人公科举心态比较32-36
  • 3.3.1 冒襄的文化声望与现实科举落差33-34
  • 3.3.2 沈复的落拓江湖与绝意仕进34-36
  • 3.4 女主人公形象刻画异同比较36-43
  • 3.4.1 贤德与才艺37-38
  • 3.4.2 董白从烟花风流回归封建大家庭38-40
  • 3.4.3 陈芸从内阃涉足社会40-43
  • 4 《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艺术风格比较43-48
  • 4.1 艺术风格之同43-45
  • 4.2 艺术风格之异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2-53
  • 后记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宝良;;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3期

2 黄贤忠;;《影梅庵忆语》与冒襄的士人易代心态[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欧阳健;;“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也”——余怀、冒襄、徐震小说解读[J];文学与文化;2010年02期

4 陈常青;;封建女性的赞歌与悲歌——《影梅庵忆语》与《浮生六记》中女性形象之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年21期

5 顾鸣塘;陈颖超;;从《浮生六记》看清中期江南地区文士阶层的夫妻唱和风习[J];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01期

6 程小青;;论《浮生六记》中的沈复[J];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康正果;;悼亡和回忆——论清代忆语体散文的叙事[J];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01期

8 李亚峰;;从清代忆语文的叙事特征看其文体定位[J];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03期

9 王彦永;;《浮生六记》的文学体裁背景及其艺术成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郝薇莉;;“忆语体”文学源流小考——以《影梅庵忆语》为中心[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长莉;;《浮生六记》与“五四”文化人的三种解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本文关键词:《影梅庵忆语》和《浮生六记》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