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唐宋祈谷礼与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5:05

  本文关键词:唐宋祈谷礼与文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封建社会重要的吉礼之一,祈谷礼在唐宋两朝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礼制明确规定每岁孟春上辛日举行。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诸多文献,笔者不完全统计,唐宋两朝祈谷礼的举行次数达到二十二次,其仪式步骤、祭品、举行时间、地点前后因循,是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文人士大夫对于祈谷礼的描写也通过祈谷乐章、诗、文、赋等多种文学体裁表现出来,计有祈谷乐章:唐代三首,宋代五首,撰写者既有朝中重臣,也有君王亲自参与。祈谷祭文宋代三篇,分别为宋庠《上辛祈谷祀昊天上帝文》一篇,宋高宗御制文两篇:《上辛祈谷祝文》、《太宗皇帝配侑文》。祈谷赋有唐代杜甫《有事于南郊赋》一篇。本文依据现有文史资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唐代祈谷礼举行的实际情况以及有关文学作品。通过梳理唐代祈谷礼的举行次数、时间、地点以及详细仪程,评价说明唐代祈谷礼的地位和仪注,在此基础上,还原当时的祈谷礼场面,并对有关祈谷礼的文学作品进行剖析,分析其中所蕴涵的礼乐精神。第二,宋代祈谷礼举行的实际情况以及文学创作。根据史书、礼学著作的介绍,明确宋代祈谷礼的基本情况,考察祈谷礼的背景,分析祈谷诗、文、乐章的内容和内在价值。第三,分析、比较唐宋两朝祈谷礼在时间、地点、配享等问题上的异同,在古代封建礼制的大背景下,探讨祈谷礼的礼乐主旨、文学意义、宗教意义。
【关键词】:祈谷礼 祈谷乐章 祈谷文 文学意义 宗教意义 礼乐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绪论10-16
  • 一、祈谷礼的界定10-11
  •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1-14
  • 三、研究概况14-16
  • 第一章 唐代祈谷与文学创作16-36
  • 第一节 唐代祈谷礼之实施16-29
  • 一、具有过渡性质的隋代祈谷礼16-18
  • 二、“安史之乱”前祈谷礼之举行与沿革18-22
  • 三、“安史之乱”后祈谷礼之实施22-26
  • 四、祈谷乐章与仪式还原26-29
  • 第二节 内容详实、体裁多样的祈谷文29-36
  • 一、祈谷文的现实动机和意义29
  • 二、祈谷文的主要部分:祈谷赦文29-34
  • 三、颂扬与实用兼备的祈谷大礼赋34-36
  • 第二章 宋代祈谷与诗文创作36-55
  • 第一节 宋代祈谷礼之举行36-49
  • 一、北宋所行祈谷礼36-41
  • 二、南宋所行祈谷礼41-43
  • 三、祈谷礼时间、配享之变化43-45
  • 四、恭诚敬祷之祈谷乐章45-49
  • 第二节 祈谷诗文中的礼仪场景49-55
  • 一、格式严谨的祈谷文49-52
  • 二、偏于赞美的祈谷诗52-55
  • 第三章 唐宋祈谷之施行及其文化意涵55-69
  • 第一节 唐宋祈谷礼的比较55-59
  • 一、祈谷仪注比较55-56
  • 二、配享对象的变化56-58
  • 三、祈谷乐章的比较58-59
  • 第二节 唐宋祈谷实施之背景及其作用59-62
  • 一、文化教育背景59-60
  • 二、社会政治背景60-62
  • 第三节 祈谷的礼乐主旨及其他意义62-69
  • 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的礼乐主旨62-63
  • 二、礼乐意义63-65
  • 三、文学意义65-67
  • 四、社会功能67-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秀玲;万强;;清代祈谷礼[J];兰台世界;2012年12期

2 周永蔚;;宋仁宗朝祈谷礼之实施及其礼乐主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08期

3 韩梅;;元宵节起源新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边垒;花甲门 古稀门[J];紫禁城;1999年01期

5 李元龙;周一渤;姚天新;武裁军;周子牛;;天礼大典[J];中华遗产;2008年01期

6 姚安;天坛——神的家园[J];紫禁城;1999年01期

7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永蔚;唐宋祈谷礼与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唐宋祈谷礼与文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9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