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倒在革命红旗下的歌手—1950年代郭沫若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4:03

  本文关键词:倒在革命红旗下的歌手—1950年代郭沫若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郭沫若的政治思想文学生涯可以分成前后两期,以1950年为界。前期,郭沫若的政治思想文化特征表现为狂飙突进的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和意义。后期,郭沫若的政治态度、文学风格、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明显的转变,呈现复杂性的特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共和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产生潜在的影响。1950年代及以后的政治氛围以及郭沫若自身的个性气质,促使他的诗论紧跟时代潮流。郭沫若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诗歌理论呈现不同特点,诗歌风格也与前期迥异。他在政治文化和文人文化夹缝中辗转迎合一个时代的政治动向和主流文化,在时代的大潮中发挥惊人的创造力唱出时代颂歌。郭沫若建国后所创作的《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等诗歌,明显带有标语口号式政治颂歌的创作特点,内容政治模式化。与前期相比较,郭沫若诗歌意象内涵的转变是他诗风转变的体现,侧面印证郭沫若从文人到党派知识分子的转变。郭沫若是集显赫政治身份和社会角色于一体的知识分子,他和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政治变动密切相连。尽管官方与民间对郭沫若存在不同的定位与评价,郭沫若建国后的诗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时间即是最公正的评判。
【关键词】:郭沫若 政治思想 诗歌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语8-19
  • 第一节 郭沫若建国前诗歌概况8-12
  • 第二节 郭沫若建国后诗歌概况12-14
  • 第三节 对郭沫若的评价14-19
  • 第一章 当代文艺思潮与个人文学观19-26
  • 第一节 《讲话》光芒照四方19-21
  • 第二节 变幻的诗论轨迹21-26
  • 第二章 诗歌启示录26-41
  • 第一节 千秋万岁颂东风26-32
  • 第二节 百花齐放32-36
  • 第三节 遍地皆诗写不赢36-41
  • 第三章 骑着红色的扫把41-53
  • 第一节 诗歌意象内涵的转变41-48
  • 第二节 从文人到党派知识分子48-53
  • 第四章 身后是非谁管得53-58
  • 第一节 官方定位53-55
  • 第二节 民间评价55-58
  • 结语58-61
  • 参考文献61-62
  • 书目62-63
  • 致谢63-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5-66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儒敏;浅议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倒在革命红旗下的歌手—1950年代郭沫若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9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4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