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明代“景泰十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10:00

  本文关键词:明代“景泰十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代文学史中,有一个文学团体虽没有馆阁文人和前后七子的影响深远,却是正统初到景泰末年这段时间文学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团体就是“景泰十子”。关于“景泰十子”的性质、成员以及文学创作和影响,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笔者在结合了明代前中期文学大背景的前提下,基于《明诗综》《列朝诗集小传》《明史》等史料,通过多方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与该团体有关文人的诗作以及墓志铭等直接材料,大致对该团体形成了整体而全面的认识。笔者主要分四个部分研究这一文学团体。第一部分首先考察景泰十子的命名始末,对“景泰十子”称谓的演变进行了论述。其次,探究该团体的形成过程,对该团体主要成员和参与人员做出界定和地位的确定。最后,主要研究“景泰十子”成员的生平事迹,该团体所参与文学活动的发展演变情况。只有在对该团体有了整体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文学活动等具体情况。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成员的交游和文学活动做出深入、细致的考证探究,并且总结出其成员内部、成员与团体之外文人的交往规律和特点。通过文学交往可以进一步研究该团体成员的文风形成和文学思想演变情况。特别是对“景泰十子”中主盟者刘溥的交游进行了全面研究,一则因为他在该团体中占有重要位置,二则较之其他成员,他的交往人群更广、层次更多、影响更大。通过对刘溥交游情况的具体研究,以小见大,进而探讨该团体的整个交游规模和影响。第三部分是针对“十子”中存有个人诗集的成员做出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现今可见的景泰十子创作成果,除了诗歌和屈指可数的词作以外,几乎没有存留其他文体的作品,因此对于其创作成果的研究也仅局限于目前可见之诗作。对“十子”文学成果的研究,主要选取了每个成员诗作中的一个角度,即从其创作题材入手进行重点分析。就某一题材而言,主要探讨该成员的创作特色是什么,有无创新性等问题,对其文风的研究因此前已经有人做过专门研究,笔者只在论述该团体文学题材研究之时简单提及,针对文风的形成和影响等不做专门赘述。此外,对作品已经散佚的“景泰十子”成员的残留作品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和陈述工作,并对其存留的个别作品进行细致分析。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景泰十子”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方面探究其对台阁体的继承性和对前后七子文学改革的奠定作用,进而得出在正统到景泰若干年间,“景泰十子”在文学发展中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另一方面探究其内部的文学氛围和个性化特征。“十子”在文学上各有所长,对文学的见解也各有不同。该团体内部存在着整体性和独立性共存的局面。同时对于整个明代文学对其的影响和“景泰十子”对明代文学的反推力做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明代“景泰十子” 名称考 交游考 文学创作 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3
  • 一、选题缘起9
  •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9-10
  • 三、研究意义和思路10-13
  • 第一章 “景泰十子”考13-25
  • 第一节 名称与成员13-17
  • 一、“景泰十子”名称考13-15
  • 二、“景泰十子”成员考15-17
  • 第二节 生平事迹17-21
  • 一、刘溥17-18
  • 二、沈愚18
  • 三、汤胤绩18-19
  • 四、蒋氏兄弟19
  • 五、苏平、苏正19-20
  • 六、晏铎20
  • 七、王贞庆20
  • 八、徐震20
  • 九、邹亮20-21
  • 十、王淮21
  • 第三节 “景泰十子”文学群体的形成与兴衰21-25
  • 第二章 “景泰十子”交游与文学活动25-47
  • 第一节 刘溥的交游25-35
  • 一、与医官的交游25-27
  • 二、与“景泰十子”中其它人的交往27-28
  • 三、与同僚的交往28-34
  • 四、与方外人士交往34-35
  • 第二节 蒋氏兄弟的交游35-37
  • 第三节 汤胤绩、沈愚、邹亮等人的交游37-43
  • 一、汤胤绩的交游37-38
  • 二、苏平、苏正的交游38-40
  • 三、沈愚的交游40-41
  • 四、邹亮、王淮的交游41-43
  • 第四节 “景泰十子”的文学活动43-47
  • 第三章 “景泰十子”的文学创作47-61
  • 第一节 刘溥与《草窗集》47-51
  • 一、《草窗集》概况47
  • 二、刘溥的反映现实诗歌47-51
  • 第二节 蒋主忠与《慎斋集》51-53
  • 一、《慎斋集》概况51
  • 二、蒋主忠的旅居感怀诗51-53
  • 第三节 汤胤绩等人的文学创作53-61
  • 一、汤胤绩的豪迈诗与婉约词53-55
  • 二、沈愚的乐府诗55-57
  • 三、苏平、苏正的写景咏物诗57-59
  • 四、邹亮、晏铎、王淮、王贞庆等人的诗歌创作59-61
  • 第四章 “景泰十子”的文学地位61-67
  • 第一节 上承台阁,下启复古61-64
  • 一、思想内容的过渡61-62
  • 二、艺术风格的多样62-64
  • 第二节 趋异避同,异曲同工64-67
  • 一、疏离馆阁文人团体64-65
  • 二、建立独特团体氛围65-67
  • 结语67-68
  • 引用与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73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73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乐万里;明代四川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明代“景泰十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1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5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