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两汉魏晋“设难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20:13

  本文关键词:两汉魏晋“设难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设难体”是从对问式论说文中分出来的一种小众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发展并成熟于西汉,东汉时期达到繁盛,魏晋以后逐渐式微,后世尚有袅袅余响。文人们面对“士不遇”的千古难题时内心生出了创作动机,他们以设客难己、宾主问答的形式结撰全篇,以解疑答难、自通自释为目的,形成了语言上辞彩华茂、诙谐幽默,主旨上机锋四射、寄托遥深的艺术风格。本文以两汉魏晋时期的“设难体”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整体性与动态性的结合,从文体溯源入手,结合具体的篇章解读,辨析其文体功能与特征,并考察“设难体”在生成与演化进程中其主体风格的消长嬗变轨迹,多维度剖析这一独特文体的主旨内涵与艺术价值。“设难体”在形成之初尚有策士遗风,表现出了鲜明的纵横气质。随着东汉皇权的稳固与主流思想经学化,其时的“设难体”文章逐步演变得渊懿温雅,有别于汉初“设难”之文。魏晋时期,文人融合老庄之学与生命自觉意识,“设难”之文也走向了文理相生、述道谈玄之路, “设难体”呈现式微之势。嬉笑怒骂的外表下夹带着强烈的批判精神本是“设难体”特立于其它文体之林的重要法宝,但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文人意识的改变,文体样式的逐渐多元化,及其本身的日渐程式化等原因,“设难体”走向衰微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而这也为后人在如何处理模拟与创新、通与变、因与革的关系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设难体” 文体溯源 文体特征 文体功能 文风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6
  • 一、研究对象及范畴8-9
  • 二、研究历史及现状9-13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13-16
  • 第一章 “设难体”的文体溯源16-35
  • 第一节 先秦说理散文中的“设难”因素17-24
  • 第二节 先秦历史散文中的“设难”因素24-30
  • 第三节 《楚辞》中的“设难”因素30-35
  • 第二章 “设难体”的文体功能与特征辨析35-50
  • 第一节 “设难体”的文体功能35-39
  • 第二节 “设难体”的文体特征辨析——与对问式论说文比较39-50
  • 第三章 “设难体”的风格嬗变50-78
  • 第一节 西汉“设难体”文章——纵横余绪51-61
  • 第二节 东汉“设难体”文章——渊懿温雅61-69
  • 第三节 魏晋“设难体”文章——文理相生69-78
  • 余论78-83
  • 一、“设难体”式微的原因78-81
  • 二、“设难体”的价值与影响81-83
  • 参考文献83-87
  • 致谢87-88
  • 攻读硕士学位论期间发表论文的发表情况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立兵;;论设难体[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蒋平;;“设难、解难”——动画编剧情节设计方法之一[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3 文伯伦;读者争鸣[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李封;;传统越剧《九斤姑娘》唱词语言的修辞艺术[J];戏文;2007年05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特约记者 陆佑新 记者 郭丰宽;武警西藏总队设难局险局锤炼过硬战斗队[N];解放军报;2014年

2 特约记者 何丽平;广州市支队设难局锤炼组织指挥能力[N];人民武警;2005年

3 葛树义、特约通讯员 曹家为;一路设难置险走打抢修苦练[N];中国国防报;2005年

4 苗文金 石枭雄;让假设敌变得更有“狼性”[N];人民武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琳锋;两汉魏晋“设难体”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两汉魏晋“设难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7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9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