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诗经》状貌词及其文学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22:03

  本文关键词:《诗经》状貌词及其文学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诗经》的语言独具特色,其中状貌词时其语言的重要构成部分,不仅写情描状,也合乎乐调。透过《诗经》中的状貌词,我们不但能看到自然万物的各种状态,而且能体会到诗中丰富的情感生活。论文正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诗经》状貌词的研究现状和《诗经》状貌词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诗经》状貌词的界定及分类。介绍《诗经》状貌词的界定标准和《诗经》状貌词的统计与分类。将状貌词分为单音节状貌词和复音节状貌词,单音节状貌词可分为单独使用和与他词连用两种情况。复音节状貌词又可分为重言状貌词、联绵状貌词和复合状貌词三类。第三部分:《诗经》状貌词的文学价值。介绍《诗经》状貌词结构方式的文学文本价值和《诗经》状貌词音乐舞的文学艺术价值。这里面讨论《诗经》状貌词对丰富多彩的句形样式和重章复沓的篇章形式的帮助;对节奏的划分,对音韵的和谐的影响;对歌唱的帮助,以及对入乐的改编时间的判定。第四部分:《诗经》状貌词的周代文化影响。介绍《诗经》状貌词与礼乐文化的关系和《诗经》状貌词与审美文化两种。这里讨论了《诗经》状貌词与五礼的关系;《诗经》状貌词与周代男性、女性及动植物审美的关系。第五部分:结语。简要讨论了《诗经》状貌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 状貌词 分类 文学意义 周代礼乐文化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一、《诗经》状貌词的研究现状11-15
  • (一)两汉南北朝时期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11-12
  • (二)隋唐时期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12
  • (三)宋代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12-13
  • (四)明清时期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13-14
  • (五)近现代对《诗经》状貌词的研究14-15
  • 二、《诗经》状貌词的研究价值15-16
  • 第二章 《诗经》状貌词的界定及分类16-26
  • 第一节《诗经》状貌词的界定标准16-17
  • 一、现代解释16-17
  • 二、前人的训诂资料17
  • 第二节《诗经》状貌词的统计与分类17-26
  • 一、单音节状貌词17-23
  • (一)按其描写的意义范围17-18
  • (二)按其结构18-23
  • 二、复音节状貌词23-26
  • (一)重言状貌词23-24
  • (二)联绵状貌词24
  • (三)复合状貌词24-26
  • 第三章 《诗经》状貌词的文学价值26-45
  • 第一节 《诗经》状貌词构词成文的文学文本价值26-36
  • 一、丰富多彩的句形样式26-28
  • (一)句加衬字26-27
  • (二)词语并列或重叠27
  • (三)词序倒置27-28
  • 二、重章复沓的篇章形式28-36
  • (一)状貌词相同28-29
  • (二)状貌词替换29-36
  • 第二节 《诗经》状貌词诗乐舞的文学艺术价值36-45
  • 一、节奏的划分与音韵的和谐37-40
  • 二、歌唱的多样与入乐的改编40-45
  • (一)歌唱的多样40-42
  • (二)入乐的改编42-45
  • 第四章 《诗经》状貌词的周代文化影响45-63
  • 第一节 《诗经》状貌词与礼乐文化45-52
  • 一、诗经中吉礼的状貌词45-47
  • 二、诗经中凶礼的状貌词47-48
  • 三、诗经中宾礼的状貌词48-49
  • 四、诗经中军礼的状貌词49-50
  • 五、诗经中嘉礼的状貌词50-52
  • 第二节《诗经》状貌词与审美文化52-63
  • 一、《诗经》状貌词与男性审美52-56
  • (一)状貌词塑造男性形象的方式52-53
  • (二)状貌词反映的男性审美53-56
  • 二、《诗经》状貌词与女性审美56-59
  • (一)状貌词塑造女性形象的方式56-57
  • (二)状貌词反映的女性审美57-59
  • 三、《诗经》状貌词与动植物审美59-63
  • (一)多产多籽的动植物和多子多孙的歌颂59-60
  • (二)动植物的衰败繁盛和浓厚的生命意识60-63
  • 结语63-64
  • 附录 《诗经》状貌词表64-96
  • 参考文献96-99
  • 后记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胜;;简论汉语双音词[J];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2 孟非;;怎样选用单音词跟双音词[J];语文学习;1952年02期

3 李苑静;《汉书》服虔注合成双音词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梁占先;诗经双音词(含多音词)分析[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梁占先;《诗经》双音词(含多音词)分析(下)[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陈宝勤;试论汉语语位构造双音词[J];语文研究;2004年01期

7 朱志平;双音词偏误的词汇语义学分析[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8 丁桂英;汉语双音词的融合与分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路飞飞,张科晓;《左传》杜注中双音词的结构类型与特点[J];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宁燕;《论语》双音词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探索汉语双音词成词方式与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王一民;怎样掌握“应”的两种读音?[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朱志平;汉语双音词的属性测查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光辉;从汉语双音词化的认知机制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巩丹阳;《诗经》状貌词及其文学意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单宏伟;《楚辞》双音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谢荔;新时期现代汉语新兴双音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韩忠治;《韩诗外传》双音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炎飞;《庄子》内、外、杂篇双音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艳娜;金文常用双音词释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清华;郭璞《尔雅注》双音词研究[D];鲁东大学;2008年

9 曲春雪;武丁时期甲骨文双音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刘冰洁;《儒林外史》双音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诗经》状貌词及其文学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1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