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鬻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21:09

  本文关键词:《鬻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鬻熊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其著作《鬻子》不仅思想内容丰富,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史上亦应占有一定地位。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鬻子》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文字训诂、版本考辨及文献的整理上,较少关注其文学性。因此,本文意图在总结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鬻子》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对今本《鬻子》进行真伪考辨。主要从文献资料对《鬻子》的记载、《鬻子》书中出现的历史事件、《鬻子》的文体风格和《鬻子》的流派归属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证周初确有鬻子其人,并存在“自文王以下问焉”之事,今本《鬻子》为《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道家《鬻子》真书残篇,非后人伪造。第二章分析《鬻子》的思想范畴。《鬻子》作为先秦子学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的重要一环。《鬻子》的思想范畴主要包括重民、尊贤、修身、道等几个方面。通过研究《鬻子》的思想范畴,以及《鬻子》思想与后世儒道思想的对比,可以对先秦诸子思想中某些重要的理念进行连贯化的梳理。《鬻子》内容丰富,它既有道家的宇宙观,也有儒家的修身、重民之道,还有墨家的尚贤思想,其尚贤思想和对“道”的认识与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不同。第三章分析《鬻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从文体类型、说理方法、语言特色三个方面,探讨鬻子的文学性。独言体、对话体、专论体等文体类型的灵活使用,借古喻今、比喻、对比、排比、顶真等说理方法的巧妙运用,文质义弘且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特色,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鬻子》的文学成就。
【关键词】:鬻熊 《鬻子》 考辨 思想 艺术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鬻子》概论8
  • 二、研究现状8-12
  • 三、研究意义12
  • 四、难点12
  • 五、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鬻子》考辨14-24
  • 第一节 有关《鬻子》的文献资料14-17
  • 一、有关鬻熊的记载15-16
  • 二、有关《鬻子》的记载16
  • 三、后世对《鬻子》的征引16-17
  • 第二节 《鬻子》中的历史事件17-18
  • 第三节 《鬻子》的文体风格18-19
  • 第四节 《鬻子》的流派归属19-24
  • 一、道家说20
  • 二、小说家说20-21
  • 三、杂家说21
  • 四、儒家说21-24
  • 第二章 《鬻子》的思想范畴24-36
  • 第一节 重民24-28
  • 一、民的重要地位26-27
  • 二、重民的具体方法27-28
  • 第二节 尊贤28-30
  • 第三节 修身30-32
  • 第四节 道32-36
  • 第三章 《鬻子》的艺术成就36-50
  • 第一节 文体类型36-40
  • 一、说理文36-38
  • 二、叙事文38-40
  • 第二节 说理方法40-46
  • 一、借古喻今40-42
  • 二、对比42-43
  • 三、比喻43-44
  • 四、排比44-45
  • 五、顶真45-46
  • 第三节 语言特色46-50
  • 一、文质义弘46-47
  • 二、逻辑性强47-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潘铭基;;《鬻子》与贾谊《新书》互文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02期

2 刘建国;《鬻子》伪书辨正[J];长白学刊;1994年02期

3 马晨雪;;《鬻子》真伪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6期

4 前人;;题松贞竹孝图陈杏骢丈属[J];船山学报;1934年03期

5 前人;;题竹孝松贞图陈杏骢丈属[J];船山学报;1935年01期

6 姜亮夫;;为《屯石居古印摹释》序[J];中国文化;1990年02期

7 魏鸿雁;;逄行s辍跺髯幼ⅰ酚牒褐拘∷怠跺髯铀怠饭叵悼急鎇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k娟;《鬻子》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马晨雪;《鬻子》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3 孙风霞;《鬻子》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鬻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5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a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