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延安道路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的转机

发布时间:2017-04-23 17:08

  本文关键词:延安道路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的转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延安乡村叙事是“五四”以来乡村叙事创作的一个高峰,它在《讲话》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范式,树立了文学写作的方向,形成了乡村叙事的延安道路。乡村叙事的延安道路体现了以农村、农民为表现对象,突出其在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赞美、歌颂其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的写作观念和价值导向,并直接影响到建国后三十年间的乡村叙事的创作。直到八十年代,受“文革”影响,乡村叙事的作家们开始集体“反叛”,大量吸收西方文艺思潮,创作出与延安道路下的乡村叙事截然不同的作品。九十年代以来至新世纪,乡村叙事逐渐失去一种方向,失去一种贴近民间的精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震云、阎连科、刘庆邦的创作为新世纪乡村叙事创作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对于底层、民间的关注体现了延安道路的价值观念,而对于新形式的探索,对问题的关注又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时代性。这种对于延安道路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的结合的创作经验,为新世纪乡村叙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而具有转机的意义。第一章是对延安乡村叙事形成以及延安道路进行一个梳理。以《讲话》为界,分别梳理“五四”至《讲话》以及《讲话》之后乡村叙事的表现,指出延安乡村叙事美学范式的形成以及建国后三十年对延安道路的实践。第二章分析乡村叙事的延安道路在八九十年代的“裂变”以及新世纪的表现。由于“文革”的不良影响,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以及改革开放的提出、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叙事不断的求变,然而却对农村、农民缺乏一种深入的关注,作品显得没有方向和力度。第三章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通过分析刘震云、阎连科、刘庆邦三个作家的作品,指出新世纪乡村叙事的转机之处。刘震云对底层的描写将“革命视角”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阎连科对乡村的叙述则交织了民间意识与揭露批判;刘庆邦在对城乡的书写中,对人性加以披露,但同时对“理想家园”持有一种想象。结语部分则对全文再次作出总结,指出延安道路在新世纪的乡村叙事创作中依然具有其生命力,并可以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延安道路 乡村叙事 新世纪 转机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0
  • 1.1 论题的提出及缘起7-8
  • 1.2 研究对象及预期目标8-10
  • 第二章 延安乡村叙事的形成与“延安道路”10-18
  • 2.1 “五四”至《讲话》:乡村叙事的发展演变10-12
  • 2.2 《讲话》以后延安乡村叙事美学范式的确立12-16
  • 2.3 乡村叙事的“延安道路”及其实践16-18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乡村叙事的调整与新变18-27
  • 3.1 八十年代乡村叙事的新变18-21
  • 3.2 九十年代至新世纪的乡村叙事21-27
  • 第四章 转机:新世纪乡村叙事发展的三种可能性27-39
  • 4.1 面向底层:“革命视角”与“后现代”表达的结合——以刘震云为例27-31
  • 4.1.1 “革命视角”:最贴近农民的叙事态度28-29
  • 4.1.2 “后现代”表达:刘震云的创新与实验29-31
  • 4.2 直面乡村:揭露批判与“民间意识”的共存——以阎连科为例31-35
  • 4.2.1 揭露与批判:乡村的苦难与黑暗32-33
  • 4.2.2 民间意识:“理想”与“民间”的追求33-35
  • 4.3 聚焦城乡:“人性披露”与“家园想象”的交织——以刘庆邦为例35-39
  • 4.3.1 人性披露:人性、女性、城乡之痛35-37
  • 4.3.2 家园想象:大众化追求与理想家园的构造37-39
  • 第五章 结语39-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长;农牧民增收与西藏反贫困攻坚的基础:乡村建设[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2 吴星云;民国乡村建设派别的主要分歧[J];历史教学;2004年12期

3 胡惠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潮述评[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4 贺海峰;何慧丽和兰考乡村建设实验[J];决策;2005年11期

5 曹天忠;;乡村建设派分概念形成史考溯[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6 张秉福;;回眸民国时期三大乡村建设模式[J];领导之友;2006年03期

7 王景新;;新乡村建设思想史脉络浅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荆蕙兰;梁俊;;论平教会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中的作用[J];北方论丛;2007年03期

9 王蓉;;1927-1949年湖北省的公立农场与乡村建设[J];农业考古;2007年03期

10 赵入坤;;民国安徽的乡村建设[J];江淮论坛;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唐镖;;乡村建设:概念分析与新近研究[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蓉;;1927-1949年湖北省的公立农场与乡村建设[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沈占华;;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张晨;;台湾“农村再生计划”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5 王景新;;在工业反哺条件下及时启动中国新乡村建设战略[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6 王永智;阳运春;彭庆;王虎;;实施乡村净化工程 构建文明和谐社会[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7 汤海孺;柳上晓;;面向操作的乡村建设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C];2012年

8 莫奕芳;;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标准化建设浅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丛玉飞;;乡村干群新型信任关系的博弈论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10 朱人求;;文化实践与文化重构——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文化哲学阐释[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文杰;韩国新乡村运动的亮点[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2 刘小娟;乡村建设事关全局须抓紧抓实[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记者郭潇雅;中共早期乡村建设思想研究走向深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通讯员 郑言 记者 吴林红 胡旭;举全省之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N];安徽日报;2012年

5 本报评论员;建设美好乡村 造福千万农民[N];安徽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潘骞;举全省之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记者 李扬;开创美好乡村建设新局面 打造农民幸福生活新家园[N];蚌埠日报;2012年

8 记者 汪海燕;研究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N];黄山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杨露露;健全机制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N];蚌埠日报;2012年

10 通讯员 郑言 记者 黄永礼;全省美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在肥举办[N];安徽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任金帅;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3 熊琦;纪实影像中的中国乡村[D];复旦大学;2014年

4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宁;民国河北基督教会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20-1937)[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仕震;关于梁漱溟融合科学与儒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周裕钧;安徽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陶贝贝;休闲体验视角下的乡村慢生活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郑丽平;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6 朱圆成;美好乡村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闫哲;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宾阳;延安道路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的转机[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9 刘晓斌;民国时期云南乡村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牛和清;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延安道路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的转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2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7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