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夏竦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7:38

  本文关键词:夏竦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北宋初期政坛重臣夏竦,出入荣华四十余年,几经升贬。因其人品遭人鄙夷,故被纳为“奸邪”之流。然而事实上,夏竦在政治上多有政声,在军事上也颇有建树。现存夏竦作品主要包括三十六卷《文庄集》和五卷《古文四声韵》,现存夏竦诗歌共计286首。夏竦的诗文理论是比较丰富的。他倡导诗文须为“颂声”,多作“润色鸿业”之作;尊崇经典,认为诗文需传导义理;同时,主张文质并重,推崇诗文之“气骨”;在语言方面,夏竦追求中正合体有峻格,并以“气壮”“语峻”为美学标准。就诗歌题材和内容而言,夏诗中有睹物之思,有览景之咏;有酬赠之作,也有表达送别之意的作品;有纪事之作,也有因节日而作的诗歌;有怀古之作,也有读史咏史之作。总体而言,夏竦诗歌内容比较丰富。夏竦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因诗歌类型差异而迥然不同,其应制诗歌占其诗作的一多半,是宋初应制诗的典型代表,具体而言,体现为典雅精工、雍容庄重、绚丽富艳的特色。而其非应制诗则显得或自然清新、巧丽畅晓,或气骨雄健、和整精工,或意有所托、蕴含深厚。能够形成如此多面的风格,是夏竦在诗学渊源上兼采众家的结果。夏竦与西昆派一脉相承,又与革新派有诸多相近之处,同时从杜牧一脉汲取营养,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诗歌风格。若要分析夏竦诗歌的派别,夏诗的风格与西昆体相近,诗歌理论有明显的承袭,诗学实践和审美追求又与后期西昆派成员不谋而合,故更接近后期西昆派。夏竦的诗歌初具宋诗的特征,具有典型的过渡性,是前期西昆派浓艳诗风逐渐向后期西昆派清丽诗风的变革,是由西昆体向革新派的过渡,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由“唐音”向“宋调”发展过程中的一环。
【关键词】:夏竦 诗歌内容 文学思想 艺术风格 诗学渊源 地位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8
  • 第一章 夏竦生平及其著述简介18-37
  • 第一节 夏竦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18-34
  • 一、夏竦的时代背景18-19
  • 二、夏竦的生平经历19-34
  • (一)夏竦生平简述20-26
  • (二)夏竦之“功”与“是”26-30
  • (三)夏竦之“过”与“非”30-34
  • 第二节 夏竦著述简介34-37
  • 第二章 夏竦诗文理论37-42
  • 第三章 夏竦诗歌的题材内容42-60
  • 第一节 睹物之思,览景之咏43-46
  • 第二节 酬赠之意,送别之情46-51
  • 第三节 纪事之语,佳节之喜51-54
  • 第四节 咏史之意,怀古之叹54-60
  • 第四章 夏竦诗歌的艺术风格60-73
  • 第一节 夏竦应制诗艺术风格61-66
  • 第二节 夏竦非应制诗艺术风格66-73
  • 第五章 夏竦诗歌的诗学渊源及所属流派73-82
  • 第一节 夏竦承袭杜牧73-75
  • 第二节 夏竦与西昆派75-77
  • 第三节 夏竦与欧、梅革新派77-79
  • 第四节 夏竦诗歌派别探究79-82
  • 第六章 夏竦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82-85
  • 结语85-87
  • 致谢87-89
  • 参考文献89-9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先奎;;论夏竦的应制诗[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小荣;;论两宋端午诗之公共写作与个体写作——以“续命缕”意象为中心[J];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4期

3 徐海容;;论宋代制书的文体形态和文学性[J];文艺评论;2012年08期

4 陈元锋;;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与诗风嬗变——以杨亿为中心[J];文史哲;2012年05期

5 许瑶丽;;西昆文风在科场的传播与影响考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6 黄海德;天台《道藏》考记——有关夏竦《重建道藏经记》的几个问题[J];宗教学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佳;中书舍人与北宋诗文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满荣;夏竦及其骈文创作[D];南昌大学;2010年

2 冯伟;北宋初期科举文化与西昆体[D];湘潭大学;2005年

3 国一姝;《古文四声韵》异体字处理讹误的考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4 张多姣;宋代端午帖子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王楠;北宋应制诗研究[D];温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夏竦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4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