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白居易行旅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2:00

  本文关键词:白居易行旅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旅诗作为古典诗歌最早的题材之一,在历代诗歌创作中都很丰富。白居易作为中唐“诗名最著”的诗人,其著述极为丰富。所留下的2800多首诗中,有行旅诗近210首,这些诗歌内涵丰富,在记述其行程的同时,反映了中唐社会状况、诗人所经之地的风土人情、诗人心态心理的变化。白居易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阶段,复杂的社会现状导致诗人生活和仕宦的坎坷历程,由此而引发的迁移转折使白居易行旅诗创作甚富。从宪宗元和十年贬谪江州司马至文宗大和二年由苏州返回洛阳,白居易出于各种原因,屡有转徙,加之早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晚期往返两都,都有相关行旅诗创作。白居易行旅诗创作内容甚为丰富,从亲情友情的抒发,到旅途中的风物见闻,再到诗人对于社会和自身的反省,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整体。白居易诗歌历来以朴实无华和浅显易懂著称,其行旅诗在语言、修辞上同样表现出了这种特点,然其故地重游诗、舟行诗及节令诗的创作及行旅诗中表现出的实录精神很有特色。在中唐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白居易行旅诗也带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首先是对中唐社会战乱及复杂朝事关系的折射,党派之争和藩镇割据造成的地方战争在其行旅诗中都有表现;其次是对社会风尚和地方风貌的反映,,诸如昭君村女灼面、养瘦马之事都很具有研究价值,这也是其诗歌独特性的一方面。
【关键词】:白居易 行旅诗 特色 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0
  • 第一章 中唐前行旅诗的发展演变及白居易行旅诗创作概况10-21
  • 第一节 中唐前行旅诗的发展演变10-13
  • 第二节 白居易行旅诗创作概况13-21
  • 一、俟罪江州到释罪回朝14-16
  • 二、出刺苏杭16-18
  • 三、其他时期18-21
  • 第二章 白居易行旅诗内容21-32
  • 第一节 友情亲情的抒发21-25
  • 一、赠别答谢诗21-23
  • 二、寄远唱和诗23-24
  • 三、亲情诗24-25
  • 第二节 旅途见闻的记述25-28
  • 一、自然风物的描绘26-27
  • 二、人文景观的记述27-28
  • 第三节 社会人生的反省28-32
  • 第三章 白居易行旅诗的基本特色32-41
  • 第一节 题材特色32-35
  • 一、故地重行诗32-34
  • 二、舟行诗34-35
  • 三、节令诗35
  • 第二节 语言与体裁35-39
  • 一、意象、语言、修辞35-37
  • 二、创作体裁37-39
  • 第三节 实录精神39-41
  • 一、记录诗人行旅过程39
  • 二、见证诗人心态和思想变化39-41
  • 第四章 白居易行旅诗的历史文化内涵41-47
  • 第一节 白居易行旅诗的历史内涵41-43
  • 一、反映社会战乱41-42
  • 二、反映复杂的朝政人事关系42-43
  • 第二节 白居易行旅诗的文化内涵43-47
  • 一、反映社会风尚43-44
  • 二、反映地域风貌44-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后记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劲松;;元和政治文化与白居易通俗诗风形成之关系[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白居易行旅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9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