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南宋民俗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20:17
  民俗诗作为诗歌题材在南宋诗坛上其创作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突出的文学现象,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文学特性。它的兴盛与诗人文化意识、价值取向及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变革相关,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不仅可拓宽宋诗题材的研究领域,也将弥补民俗诗在创作史上的缺憾。时至今日,尚无对南宋民俗诗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著作及论文。鉴于此,把南宋民俗诗作为重要的文学现象,把大量的各类民俗诗进行以文学为本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对南宋民俗诗外部民俗研究的基础上,着力于对民俗诗的内部即文本进行研究。总体采用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文本,以文学为本位研究,在对大量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对南宋民俗诗进行规律性总结;同时遵循历时性的原则,在民俗诗的发展过程中,同中求异,归纳出南宋民俗诗的特质。在诸民俗诗研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俗的源流演变,本论文把民俗诗概念界定为以记载或表现人类民俗活动或民俗现象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同时明确民俗诗的内涵与外延,选定南宋民俗诗择取标准。民俗以它的文化特性成为素材被凝练成诗,历经《诗经》、《楚辞》、两汉乐府诗之后,民俗诗大体在中唐作为独立的题材发展起来,至...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民俗诗概论
    第一节 民俗诗概念界定
    第二节 民俗诗源流演变
第二章 南宋民俗诗的发展
    第一节 南渡初期民俗诗
    第二节 中兴时期民俗诗
    第三节 南宋晚期民俗诗
第三章 南宋民俗诗创作风貌
    第一节 南宋民俗诗创作风貌
    第二节 南宋民俗诗创作的多重因素
第四章 南宋民俗诗个案研究
    第一节 陆游民俗诗
    第二节 范成大民俗诗
    第三节 杨万里民俗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文化成:南宋中后期辞赋创作中地方意识的凸显[J]. 刘培.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唐宋因革与文学渐变[J]. 陈尚君.  文学遗产. 2017(06)
[3]宋代两浙地区民俗诗创作的多维透视[J]. 蒋东玲,侯英.  江西社会科学. 2012(01)
[4]关于建设中国古代“民俗诗学”[J]. 王政.  文艺研究. 2011(01)
[5]论“风俗诗”及其独立地位[J]. 黄元英.  宁夏社会科学. 2007(02)
[6]宋代劝农职衔研究[J]. 耿元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01)
[7]南渡词人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新态势[J]. 钱建状.  文学遗产. 2006(06)
[8]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J]. 葛兆光.  文史哲. 2004(01)
[9]“掷珓”习俗考[J]. 曲文军.  民俗研究. 2002(04)
[10]文化诗学是可能的[J]. 童庆炳.  江海学刊. 1999(05)

博士论文
[1]闻一多的楚辞研究[D]. 叶罕云.苏州大学 2013
[2]南宋中兴诗坛研究[D]. 韩立平.复旦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宋代节令诗研究[D]. 吴邦江.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35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35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