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辞”“赋”意义的递变——兼论学界定义“楚辞”的偏失

发布时间:2022-04-28 22:29
  "辞"的定义经历了讼辞—解说—言辞—文辞等递变的过程。"辞"的"解说""文辞"之分反映了古代诗歌发生、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口传文学、文人文学阶段。"辞""赋"兼具"文采""文辞"等特点,被汉人连称或混用,属同文异题现象,体现出文学在从民间文学转变为文人文学的过程中方法与文体之间的混乱。注重辞、赋的文辞之美是古人的固有观念,黄伯思强调楚辞的地域特色,对于推动楚辞脱离经学的制约具有积极意义,但忽视了楚辞重铺陈、文采的事实。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辞”义由本义到引申义的演变
二、汉人对“辞”“赋”的连称或混用及其原因分析
三、古人对辞、赋特征的固有观念
四、学界定义“楚辞”的偏失
五、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命篇与命体——兼论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发生[J]. 吴承学,李冠兰.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1)
[2]论辞与赋——从文体渊源与文学方法两方面着眼[J]. 钱志熙.  文艺理论研究. 2014(02)
[3]“辞”非文体论——与禇斌杰先生商榷[J]. 陈广忠.  学术界. 2011(04)
[4]《楚辞》十七卷成书考辩[J]. 黄灵庚.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5]“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J]. 刘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1)
[6]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J]. 蔡俊生.  中国社会科学. 1997(01)



本文编号:3649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49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