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11:47
  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经历了几次战乱之后已经奄奄一息。昆曲在动荡的社会之中也遭受重创,元气大伤。晚清时期的昆曲从业者们,为了自救,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昆曲“三国戏”应运而生。向来以文戏为主的昆曲,在晚清时期搬演以武戏为重的“三国戏”,对于昆曲走向通俗吸引观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举措的实施,与当时京剧武戏的成功不无关系。然而,京剧中的武戏,最早亦是从昆曲中学来的。显而易见,京剧与昆曲的发展,始终是相互借鉴,互相影响的。通过对晚清京、沪昆曲“三国戏”剧本的文本内容进行详细考察,能够发现创作者多采用拿来主义,其中的宾白唱词几乎直接从元杂剧、明传奇、清宫廷戏等“三国戏”剧本中照搬而来。除了在细微处稍作修改之外,还将其中含有性暗示的低俗片段悉数删去。这种改编手法既继承发扬了前代戏曲文学的优秀传统,又不失昆曲艺术的根本特征。将晚清昆曲“三国戏”与京剧“三国戏”剧本放在一起比较,差异主要体现在:故事内容上昆曲相对简单,京剧则较为繁杂;人物塑造上昆曲为了宣扬正义,教化百姓,而倾向于将主要人物刻画为高雅正直的形象。京剧则更多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符合通俗文艺作品趣味,而倾向于将主...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 本课题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本课题的难点、重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晚清昆曲“三国戏”概况
    第一节 晚清社会状况与昆曲发展
    第二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剧目状况
    第三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搬演情况
第二章 晚清昆曲“三国戏”文本来源考辨
    第一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元杂剧
    第二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明传奇
        一 保留经典唱词,舍弃低俗段落:晚清昆曲“三国戏”与《连环记》
        二 加快剧情节奏,着重风趣幽默:晚清昆曲“三国戏”与《古城记》
        三 修正逻辑漏洞,增添合理剧情:晚清昆曲“三国戏”与《草庐记》
    第三节 晚清昆曲“三国戏”与清初宫廷戏
第三章 晚清京、昆“三国戏”剧本比较
    第一节 故事内容:京之繁,昆之简
    第二节 人物塑造:京之俗,昆之雅
    第三节 叙事节奏:京之急,昆之缓
    第四节 主题主旨:京、昆汉室正统
第四章 关于当下昆曲发展再思考
    第一节 发扬文戏优势,增加武戏比重
    第二节 传承生、旦戏,丰富昆丑戏
    第三节 采他家之长,创编公案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蒲剧关公戏摭议[J]. 李小刚.  运城学院学报. 2018(05)
[2]论曲牌体到板腔体的戏曲改编[J]. 龙赛州.  文艺研究. 2018(07)
[3]浅谈昆曲丑角的表演艺术[J]. 史健健.  剧影月报. 2018(03)
[4]“施公戏”在清宫演出及其盛行原因分析[J]. 徐建国.  四川戏剧. 2018(02)
[5]振兴武戏需精准发力[J]. 李华裔.  大舞台. 2018(01)
[6]清宫“赵云戏”武打艺术论[J]. 徐建国.  戏曲艺术. 2017(02)
[7]元杂剧中的张飞形象研究[J]. 李永.  文化学刊. 2017(01)
[8]古代剑文化的历史寻绎[J]. 乔媛媛.  辽宁体育科技. 2016(06)
[9]从明代三国戏看曹操形象的民间传播[J]. 杨波.  中州学刊. 2016(12)
[10]私寓与晚清北京的昆曲传承及演出[J]. 吴新苗.  戏曲研究. 2016(03)

博士论文
[1]关公戏研究[D]. 华云松.辽宁大学 2017
[2]昆剧丑脚研究[D]. 张继超.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硕士论文
[1]元杂剧中的关公戏研究[D]. 梁菁菁.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骂俗、骂歌、骂戏研究[D]. 陈茜苑.上海师范大学 2013
[3]赵云形象史研究[D]. 王威.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5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5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4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