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乐善斋本《红楼梦》中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理解与翻译

发布时间:2022-09-29 21:36
  《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与《红楼梦》被理解、被翻译成了一部怎样的作品,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原作中的戏曲文化在遇到文化壁垒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问题。在寻找最大相似值的过程中,意义流失是无法避免的,变化也是无法避免的。从乐善斋本《红楼梦》对中国戏曲的翻译中可以看出,以译者为代表的朝鲜文人,对中国的传统戏曲并不陌生,但在一些细节上也存在着理解与认识上的差异。然而,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来看,这些差异反而能显示出根源相似而花果不同的戏曲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一 绪论
二 乐善斋本《红楼梦》中对中国传统戏曲的注释与翻译
    (一)译注中对中国传统戏曲诸般要素的注释
        1.对戏曲角色的译注
        2.对戏曲曲目或唱段的译注
        3.对人物和曲牌等的译注
    (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翻译
        1.对有关戏曲的一般性用语的翻译
        2.对有关戏曲的专业术语的翻译
三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意于胡京复见汉威仪”——清代道光年间朝鲜使者对北京演戏的观察与想象[J]. 葛兆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2]《红楼梦》在韩国的流传和翻译——乐善斋全译本与现代译本的分析[J]. 崔溶澈.  红楼梦学刊. 1997(S1)
[3]南朝鲜乐善斋本《红楼梦》研究[J]. 崔溶澈.  红楼梦学刊. 1990(01)

博士论文
[1]《红楼梦》乐善斋版本的翻译研究[D]. CHUNG MI SUN(郑美善).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83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83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8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