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故事新编》与《豕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06:45
  《故事新编》和《豕蹄》分别收录了鲁迅和郭沫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历史小说。二者均被作者称为历史速写、均采用以古喻今的方式且在创作时间上也大致重合,但其风格却殊异。本文联系这两部作品创作时的特殊背景,比较二者的异同并探求其形成的原因,以期对两部作品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新编》和《豕蹄》作为现代历史小说中具有开拓性和代表性的重要作品,它们在艺术手法上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如均有“速写”的色彩,均有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在景物、语言和形象描写中多处采用独特的陌生化手法,展现了寓言化的思维方式等。不过,由于鲁迅与郭沫若对外来思想的接受类型不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否定与尊崇之别,在典型化问题的认识上关注点不同以及在创作传统上的差异等原因,使得两部作品在艺术表现风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艺术形象塑造方面,即便是叙述同一历史人物,二者往往呈现出相悖的情感价值立场;在刻画人物时有重“神”和重“形”之别。其次,在对历史真实的处理上亦有差异,鲁迅讲求“旧书根据”,而郭沫若则追求“失事求似”。此外,鲁迅偏重于冷峻且不失幽默、辛辣的杂文技法,而郭沫若则多运用直抒胸臆的诗化笔法。所以,虽然鲁迅和郭...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故事新编》与《豕蹄》的“文体”选择与创新
    1.1 历史速写体的“文体”选择
        1.1.1 传统历史小说与现代历史小说
        1.1.2 复杂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1.1.3 历史速写体的合理选择
    1.2 文本发生的域外文学因素及其艺术创新
        1.2.1 对表现主义的接受
        1.2.2 突破常规的陌生化表达
        1.2.3 寓言化思维方式的呈现
第二章 创作特色与风格辨异
    2.1 不同的艺术形象塑造
        2.1.1 同一历史人物情感立场的悖反
        2.1.2 “神”“形”刻画与对话设置差异
    2.2 历史真实性:“旧书根据”与“失事求似”
    2.3 外冷内热的杂文笔法和直抒胸臆的诗化笔法
    2.4 同向歧异的四重原因
        2.4.1 尼采精神、人道主义与泛神论的不同影响
        2.4.2 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尊崇
        2.4.3 典型化问题上的差别认识
        2.4.4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不同入口
第三章 “热”与“冷”的判然:文本之经典价值述异
    3.1 文学价值的差异
        3.1.1 题材开拓的广度与梯度
        3.1.2 美学风格的丰富度
        3.1.3 文体开创的先机性
        3.1.4 “人的文学”的承续
    3.2 社会意义的差异
        3.2.1 文学干预现实精神的凸显
        3.2.2 忧患意识的深沉与直接
        3.2.3 对时代和人性更清醒的把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读《采薇》[J]. 田建民.  长城. 2018(02)
[2]重读《起死》[J]. 田建民.  长城. 2018(01)
[3]重读《非攻》[J]. 田建民.  长城. 2017(06)
[4]重读《理水》[J]. 田建民.  长城. 2017(04)
[5]重读《出关》[J]. 田建民.  长城. 2017(03)
[6]重读《铸剑》[J]. 田建民.  长城. 2017(02)
[7]重读《奔月》[J]. 田建民.  长城. 2017(01)
[8]重读《补天》[J]. 田建民.  长城. 2016(06)
[9]论子部小说的文类特征[J]. 陈文新.  文学遗产. 2016(01)
[10]论郭沫若历史小说的浪漫气质[J]. 王开志,周洪林.  郭沫若学刊. 2014(03)

博士论文
[1]在“转向”的背后[D]. 周文.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二十世纪上半期(1900-1949)中国历史小说主题类型及其叙事特征研究[D]. 陈婵.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新世纪《故事新编》阐释与鲁迅研究的深化[D]. 杨桥利.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鲁迅《故事新编》的人物对话研究[D]. 黄哲.深圳大学 2017
[3]“油滑”析解[D]. 张铮.温州大学 2015
[4]政治规约之下的写作[D]. 谭树卿.南京师范大学 2014
[5]郭沫若历史人物评价述论[D]. 李瑞生.安徽大学 2011
[6]《故事新编》的后现代主义研究[D]. 李敏霞.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7]《故事新编》的文体研究[D]. 黄一帼.辽宁师范大学 2006
[8]穿越时空的幽会——鲁迅《故事新编》与王小波《青铜时代》比较研究[D]. 宫爱玲.山东师范大学 2004
[9]释放与整合——鲁迅《故事新编》对传统文化的阐释[D]. 梁艳青.河北大学 2004
[10]古代与现代的错综交融——三十年代历史小说论[D]. 王心颖.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09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709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