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宋词中的梅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15:13

  本文关键词:宋词中的梅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梅花作为我国传统花卉,以其特有的疏瘦峭硬的外形、素雅的花色及清幽的花香备受文人喜爱。“梅花”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已然成为普遍存在的经典形象,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梅花文化,即梅文化。梅文化发端于先秦,初起于六朝,之后渐渐走进了文人的视野,而在宋代达到了它的发展高潮期,经宋人的吟咏歌颂,梅花已逐渐由单纯的审美价值而转向为人格精神的代表。宋词梅文化是宋代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有专门的研究论述,故本文将主要以宋词为载体,对梅文化在宋词中的表现及状况加以考察研究,从而可看出梅文化在宋词中的浓郁氛围及在宋词中所体现出的新特点。本文立足宋词作品,结合宋代社会、文化背景,对梅文化在宋词中的表现、内涵、特点及发展原因几个方面展丁F论述。第一部分总括梅文化在宋词中的表现,宋词梅文化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力于宋梅词的繁荣,宋代梅词作品数量在宋咏物词中占首位,不仅数量多、参与创作的词人多,表现形式也异彩纷呈,且梅词的创作贯穿整个宋词发展史,并表现出总体上升趋势。第二部分论述宋词中梅花意象存在的普遍性,不仅仅局限于梅词之内,宋词中的许多作品都能看到梅花的影子,如景物中用以烘染氛围、借典故抒发情怀,或是经由词人想象而虚化入词。第三部分讨论宋词中梅花意境的思想情感内涵,一方面是传统情爱的抒发向着心灵深处挖掘,另一方面,面对民族危亡的现实衍生出的两种不同思想倾向,即社会危亡下的家国之悲,高蹈尘世外的隐逸情怀。第四部分探讨梅文化在宋词中呈现的特点,如宋词中梅花形象的惯用搭配,梅花品种多样化使宋词咏梅篇章有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宋词中梅花的多元文化内涵,与宋诗梅文化不同的表现倾向,这些都是梅文化在宋词中所呈现的新形式。第五部分则分析宋词中梅文化繁盛的原因,梅文化在宋代的兴盛是多方面共同促成的结果,不仅关乎文学创作的良好氛围,更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本章将从五个方面全方位透析,即社会上:经济政治转型、园艺发展;艺术上:宋代音乐、绘画等艺术发展的推动;生活上:宋代生活中的梅花情结及梅花题材的泛演;心态上:宋代文人的普遍趋雅、比德倾向及梅花审美情趣;创作上:复杂多样的创作群体及宋初林逋的个人影响。纵观宋词梅文化在宋代的发展,宋词词体的完善、发展推动了宋词梅文化的前进,同时宋词梅文化更是丰富了宋词的表现样式及情感内蕴。梅花成了一种独具精神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宋词梅文化已然成为宋代梅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宋词 梅文化 情感内涵 特点 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2
  • 一. 梅文化的发展及其在文学中的渗透8-10
  • 二. 梅文化研究现状及论文章节主要内容10-12
  • 一 梅文化在宋词中的表现12-23
  • (一) 宋代梅词的大量创作12-14
  • (二) 宋代梅词表现形式之多样性14-17
  • (三) 梅词贯穿宋词发展的始终17-23
  • 二 宋词中梅花意象的普遍存在23-28
  • (一) 景物中的梅23-24
  • (二) 典故中的梅24-26
  • (三) 想象中的梅26-28
  • 三 宋词中梅花意境的情感内涵28-38
  • (一) 俗世情爱的逐渐深刻化28-31
  • (二) 民族危难中的社会责任感31-35
  • (三) 高蹈出尘的隐逸情怀35-38
  • 四 梅文化在宋词中呈现的特点38-54
  • (一) 表现形式的创新38-43
  • 1 咏梅联章组词的出现38-40
  • 2 回文梅词的创作40-41
  • 3 梅词词序的引用及情感的多样化41-43
  • (二) 宋词中梅花形象的惯用搭配43-45
  • 1. 梅与月43-44
  • 2. 梅与雪44-45
  • 3. 岁寒三友45
  • (三) 梅花意象的民俗文化内涵45-48
  • (四) 宋词梅文化与宋诗梅文化的比较48-54
  • 1. 梅文化对行藏出处的表现48-50
  • 2. 内容上抒情与言志的不同选择倾向50-52
  • 3. 直抒胸臆与委婉低回的不同抒情方式52-54
  • 五 宋词梅文化于宋代空前兴盛的表现及原因54-67
  • (一) 宋代经济、政治的转型及园艺的发展54-56
  • (二) 宋代音乐、绘画等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56-58
  • (三) 宋代生活中的梅花情结及梅花题材的泛演58-60
  • (四) 宋代文人的普遍趋雅、比德倾向及梅花审美情趣60-63
  • (五) 复杂多样的创作群体及宋初林逋的个人影响63-67
  •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73-95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95-96
  • 后记96-9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8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9 魏涛;;张载“以礼为教“思想渊源探析[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彭娟;蒋士铨诗歌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诸葛瑞强;包拯司法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宋词中的梅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71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