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梁园文士集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4:10

  本文关键词:梁园文士集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汉初年,国基未稳,朝廷依赖同姓诸侯王辅政。各刘姓诸侯王倚权自重,乃效法战国时期的王侯巨卿,招贤纳士。西汉一代,以梁孝王刘武为核心的文士集团最为人所熟知,也最具代表性。本文以梁园文士集团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之为基础,旁及西汉初期其它文士群体,力图对汉初文士群聚现象作一较为详细的探讨。第一章论述梁园文士集团形成的背景。首先,汉初上承战国秦末乱世,下开汉武盛世,其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梁园文士集团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促成梁孝王身边聚集诸多优秀文士的其他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梁王所辖地域的优势与梁王自身所具备的一系列有利条件。第二章论述梁园文士集团成员的组成成分以及他们梁园之游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对产生于梁园时期的文士的作品分别加以厘清、界定。第三章分析梁园文士的创作情况。在上一章已对产生于梁园时期的文士作品进行厘清的基础上,本章分别探讨梁园文士在咏物小赋、汉大赋、散文三种不同文体的创作方面承先启后的历史功绩,分析梁园文士在这三种文体创作方面所达到的新的艺术高度。第四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梁园文士集团的地位与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本章将其置于汉初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将之与汉初其它文士集团进行比对,横向分析梁园文士集团的独特之处。其次,本章将其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的大背景下,探讨梁园模式与梁园精神对后世的文士集团、文人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梁园文士 文学集团 文学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4
  • 第一章 梁园文士集团形成的原因14-27
  • 第一节 汉初社会状况的因素14-17
  • 一、战国余韵14-15
  • 二、七国之乱15-17
  • 第二节 梁孝王个人的因素17-21
  • 一、政治地位17-18
  • 二、经济实力18-20
  • 三、个人性情20-21
  • 第三节 地域的因素21-27
  • 一、梁国:晋楚之故地21-24
  • 二、文士:多来自齐梁24-27
  • 第二章 梁园文士的身份及其游梁作品之考察27-39
  • 第一节 梁园文士的身份27-31
  • 一、赋家与经士27-30
  • 二、纵横家与谋士30-31
  • 第二节 文士游梁作品31-39
  • 一、梁园之游的时间31-34
  • 二、文士游梁作品界定34-39
  • 第三章 梁园文士的文学创作39-53
  • 第一节 咏物小赋创作39-43
  • 一、咏物与歌颂40-41
  • 二、承《风》《骚》而开后世41-43
  • 第二节 汉大赋创作43-49
  • 一、开“劝”、“讽”之先河43-45
  • 二、赋家之心45-49
  • (一) 苞括宇宙45-46
  • (二) 老庄思想46-48
  • (三) 纵横遗风48-49
  • 第三节 散文创作49-53
  • 一、宗汉意识49-50
  • 二、政治性与文学性50-53
  • 第四章 梁园文士集团的地位和影响53-73
  • 第一节 囊括群豪——梁园文士集团在汉初文学界的地位53-61
  • 一、汉初文士集团53-59
  • (一) 汉初文士集团概说53-57
  • (二) 汉初文士集团特征57-59
  • 二、梁园文士集团在汉初59-61
  • 第二节 启迪后秀——梁园文士集团对后世文学集团的影响61-73
  • 一、梁园之模式61-62
  • 二、梁园之精神62-73
  • (一) 汉代中期至唐文人对梁园的描绘62-66
  • (二) 唐代文人的梁园情结66-69
  • (三) 唐以后的文人对梁园集会的想象69-73
  • 结语73-74
  • 附录74-76
  • 参考文献76-82
  • 致谢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晓琳;;中古文学集团考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邓骏捷;;西汉楚元王家族学术文化传统探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尧荣芝;;梁孝王文人集团创作与地域环境的关系[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6期

4 余江;梁苑辞赋集团简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束景南;;关于司马相如游梁年代与生年[J];文学遗产;198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梁园文士集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72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