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陶渊明《闲情赋》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5 23:06
  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诗文百余首存于《陶渊明集》。《闲情赋》作为陶集中一篇较为独特的辞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将《闲情赋》作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加以梳理与分析,并在汉魏六朝情赋中审视《闲情赋》。全文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历家的评点接受为中心,以对后世诗文创作的影响为重点,全面展现陶渊明《闲情赋》的研究价值与文学意义。陶渊明《闲情赋》作为六朝赋作中一篇颇有争议的作品,诸家各持己见,展开多元讨论,其接受内容主要存于陶集校本、文人诗话与词话、历家诗文集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发现《闲情赋》的接受历程呈现多样性与层次性。历代文人《闲情赋》的评点,主要体现在以萧统“白璧微瑕”说为中心,以苏轼“比兴寄托说,”为重点,以其他文人的评点为补充,构建《闲情赋》接受的丰富体系。《闲情赋》接受的主要两大阵营,一是萧统提出“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批判赋文“卒无讽谏”,开启了《闲情赋》接受与批评的先河;一是苏轼反对萧统之见,提出“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何异。”指出此赋别有寄托,内涵丰富,逐渐成为接受主流;此外,一些文士不赞同萧、苏之...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闲情赋》与汉魏六朝情赋概述
    第一节 《闲情赋》之前“情赋”探源
        一、汉代抒情小赋发展源流
        二、汉魏六朝情赋作品探析
    第二节 《闲情赋》对同类赋作的沿袭与创新
        一、《闲情赋》对“定情”类赋作的继承
        二、《闲情赋》对同类作品的超越
第二章 《闲情赋》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闲情”训解,溯本探源
        一、训解赋题,以明意旨
        二、考证渊源,探求作意
        三、参考诸说,推测作年
    第二节 考证异文,注解会意
        一、考证异文,恢复原貌
        二、刘氏赋注,细致周详
    第三节 主旨探析,丰富多样
        一、防闲守礼,求爱悼亡
        二、比兴寄托,抒发怀抱
第三章 《闲情赋》的历代阐释与评论
    第一节 以萧统“白璧微瑕”说为中心
        一、白璧微瑕,千古论断
        二、赞驳萧统,提出新见
    第二节 以苏轼“比兴寄托”说为重点
        一、苏轼“比兴寄托”说的提出
        二、后世对“比兴寄托”说的评述
    第三节 以不同于萧、苏的观点为扩展
        一、言其意旨,赞扬《闲情》
        二、对比阐述,视角广阔
        三、疑赋作伪,戏话《闲情》
第四章 文艺作品对《闲情赋》的多元接受
    第一节 历代赋作对《闲情赋》的拟化
        一、直言模拟,亦步亦趋
        二、直接化用,模仿句式
        三、序言提及,批评论述
    第二节 历代诗词作品对《闲情赋》的评骘及化用
        一、赞渊明逸致,显一己之见
        二、评《闲情》之赋,论萧苏之说
        三、化“十愿”之典,铸经典之作
        四、比相类之作,见文章之旨
    第三节 其他作品对《闲情赋》的接受
        一、小说文集对《闲情赋》的接受
        二、书画作品对《闲情赋》的呈现
第五章 《闲情赋》接受研究的历程与影响
    第一节 《闲情赋》接受历程与特点
        一、《闲情赋》接受历程探析
        二、《闲情赋》接受特点概述
    第二节 《闲情赋》接受对陶渊明的影响
        一、《闲情赋》接受对陶渊明形象的影响
        二、《闲情赋》对陶渊明创作的拓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子未亲参撰《文选》的“一个证据”说辩证——责《闲情赋》与录《神女》诸赋之矛盾不是问题[J]. 力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2)
[2]《闲情赋》谱系的文献还原——基于中世文献构造与文体性的综合研究[J]. 林晓光.  文学评论. 2014(03)
[3]接受史视野中的经典细读[J]. 陈文忠.  江海学刊. 2007(06)
[4]论汉魏六朝拟作的创造性[J]. 陈恩维.  求索. 2006(06)
[5]苏轼对陶渊明《闲情赋》评价之正解[J]. 张子刚.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6]胡思乱想的自白——陶渊明《闲情赋》主旨之我见[J]. 王能胜.  九江师专学报. 1999(04)
[7]《闲情赋》之评价种种──兼说萧统在《陶集序》与《文选》中之不同价值取向[J]. 力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8]《闲情赋》,陶渊明的游戏之笔[J]. 徐国荣.  九江师专学报. 1994(Z1)
[9]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J]. 袁行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5)
[10]论陶渊明的《闲情赋》[J]. 高国藩.  固原师专学报. 1992(03)

博士论文
[1]“闲”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D]. 苏状.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陶渊明对自身的理想化想象[D]. 刘旋.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陶渊明及其辞赋思想主题研究[D]. 豆红桥.西北师范大学 2015
[3]魏晋南北朝辞赋的“艳”化趋向[D]. 王秀鹏.辽宁师范大学 2004
[4]论《楚辞》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D]. 田亮.陕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31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731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