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鲁迅新文化观对《朝花夕拾》选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22 20:16
  《朝花夕拾》作为一部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在特定时期,为表达某种情绪与心态,选取特殊事例,对其青少年时期人生记忆的叙述。不同时期的文化观及情感因素决定了鲁迅对社会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则体现在他对记忆的叙述上。1926年,是中国社会政治转变时期,也是鲁迅新文化观转变的重要过渡期,写作于1926的《朝花夕拾》深刻的体现了鲁迅新文化观即将转变时的复杂与矛盾心情。本文以《朝花夕拾》的选材为切入点,探讨选材背后作者新文化观的体现及影响,以及作者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去写往事的特点及意义。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展开具体分析。第一章梳理鲁迅新文化观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鲁迅的新文化观于1898年在南京求学时初具雏形,本文将对鲁迅1898年至1926年期间的文化观进行梳理。根据时间的发展,将鲁迅的新文化观概括为科学救国文化观、个性主义文化观,反封建伦理的启蒙文化观。其特征则表现为坚定的启蒙和对启蒙的自觉反思。第二章具体分析《朝花夕拾》的选材。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在自我主体形象描述上,回忆中的“我”是一个“厌学”的被启蒙者,鲁迅作为现实中的启蒙者,但在《朝花夕拾...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理论依据
第一章 鲁迅新文化观的发展及特征
    第一节 “新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鲁迅新文化观的发展
        一、科学救国文化观
        二、个性主义文化观
        三、反封建的启蒙文化观
    第三节 鲁迅新文化观的特征
        一、坚定的启蒙
        二、对启蒙的自觉反思
第二章 《朝花夕拾》的选材
    第一节 主体形象的反面描述
        一、回忆事件中厌学的“无知者”
        二、实际生活中好学的启蒙者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选取
        一、底层农民形象
        二、知识分子形象
    第三节 回忆事件的选取
        一、反映封建礼教的事件
        二、表现质疑与反抗的事件
        三、表达“诚”与“爱”的事件
第三章 鲁迅的新文化观在《朝花夕拾》中的表达
    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的纷扰
        一、环境重压下的选择
        二、基于现实的反击
    第二节 建立在反封建立场上的剪材
    第三节 多重叙事视角下的选材
        一、历史视角与现实视角的交叉
        二、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交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48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748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1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