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绣襦记》舞台流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6 06:38
  《绣襦记》自明中叶上演于昆曲舞台至今,产生了很多变化。本文即通过历代相关文本和曲谱共33种文献的辑录和对比研究,揭示其流变状况。明代《绣襦记》的演出,文人清唱与舞台演出并重,文人选本用于清唱,不录宾白,删去曲牌中的引曲、俗曲,更改部分曲文使句子通顺和合律。民间选本是舞台的记录,宾白科介俱全,并有了适当的增加。这一时期《绣襦记》的舞台化初步发展,但程度有限。进入清代,昆曲演出以折子戏为主,行当蔚兴,《绣襦记》演出呈现出新样貌,特点为重表演、说白多、通俗化。由于抄本繁多且大多出自民间,导致曲文错误大大增加。为扩充折子戏容量,及行当正场戏的需要,删去较次要、表意重复的曲牌,对配角所唱曲牌进行删减合并,对曲牌过多的出目进行删减;又在保持曲文不动的基础上大增说白,对情节进行扩充与细化,丰富了剧情的同时也利用说白来刻画人物性格;语言也更加通俗化。整体来看,《绣襦记》的演出呈现出由全本戏转为折子戏、曲牌由繁趋简、宾白由简增繁,舞台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过程。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绣襦记》舞台文献辑录
    1.1 《绣襦记》现存剧本文献辑录
    1.2 《绣襦记》现存曲谱文献辑录
    1.3 各选本所收出目的标目之异同
第二章 《绣襦记》在明后期昆曲舞台上的流变
    2.1 曲牌名称与取舍之异同
        2.1.1 曲牌名称之异同
        2.1.2 《襦护郎寒》一出中的曲牌名问题
        2.1.3 曲牌的增删与取舍
    2.2 曲文之变化
    2.3 宾白与科介之变化
        2.3.1 加重说白与科介刻画人物
        2.3.2 重视场次穿插与人物上下场
        2.3.3 说白趋于口语化
        2.3.4 注意到对配角的刻画
第三章 《绣襦记》在清至民国昆曲舞台上的流变
    3.1 曲牌名称与取舍之异同
        3.1.1 曲牌名称之异同
        3.1.2 曲牌的增删与取舍
    3.2 曲文之变化
    3.3 宾白与科介之变化
        3.3.1 对原本的裁剪增删
        3.3.2 扩充表演细节
        3.3.3 重视人物下场处理
        3.3.4 众多行当得到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明代曲文与宾白变化情况对照表
附录二 清至民国各选本中曲文变化情况对照表
附录三 《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中宾白变化情况对照表
致谢



本文编号:3750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750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9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