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太平广记》商贾题材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09:01

  本文关键词:《太平广记》商贾题材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太平广记》成书于北宋初年,是古代第一部由官方修订的大型小说类书,收录和保存了从汉代至宋初的大量小说故事。从小说题材来看,《太平广记》辑录了七千多篇小说故事,涵盖了宗教、政治、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但是现今对于《太平广记》的题材专项研究仍止步不前,其中商贾题材小说研究更是如此。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导致商贾地位低下,商贾形象也鲜见于文学作品中,这类题材也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于《太平广记》的商贾题材小说研究,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并且研究者往往是从某个时段出发,特别是以唐五代为时限的居多,来截取《太平广记》中的材料做研究,这就忽略了对此类题材在《太平广记》中的历时性流变脉络的探析,因而仍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太平广记》中保留下来的商贾题材小说在表现内容上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成功地塑造了形色各异的商人形象,他们或者精明能干、勤劳善良,或者狡黠奸猾、利欲熏心。除了传统视野下的商人形象,《太平广记》中还出现了官商、女性商人、胡商、神鬼怪异化商人等身份特殊的商人形象。商贾题材小说还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汉魏至宋初的商贾生存状态,以及商人或真实,或虚幻的经商生活,运用志怪手法构建了一个神、鬼、怪、人共存的想象世界,借助于神鬼力量清正商业秩序。商贾题材小说背后隐含了当时社会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因此对于小说所隐含的文化思考,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本文首先从商贾题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类型两大要素入手,对商贾题材中的商人形象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商贾小说中以商人经商活动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的情节模式进行分类研究。其次,文章从创作者心态的历时性转变以及南北文人创作心态的差异性来展开对于商贾类题材的作者心态研究。最后,文章对于商贾小说的文化背景进行剖析,从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巫文化四个方面来探析商贾题材小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太平广记》 商贾题材小说 商贾形象 小说情节类型 创作心态 文化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5
  • 1.1《太平广记》商贾题材小说的范畴界定10-11
  • 1.2《太平广记》商贾题材小说的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特色与意义13-15
  • 2 商贾群像及小说典型情节类型15-32
  • 2.1 商贾群像15-25
  • 2.1.1 寻常商贾15-19
  • 2.1.2 官商19-20
  • 2.1.3 女性商贾20-22
  • 2.1.4 异国商人22-23
  • 2.1.5 仙道、神鬼商人23-25
  • 2.2 商贾题材小说的典型情节类型25-32
  • 2.2.1 商人异域见闻型情节25-28
  • 2.2.2 商人遭遇神鬼精怪型情节28-29
  • 2.2.3 商人福祸遭际型情节29-32
  • 3 创作主体对商贾态度的转变及南北文人创作心态比较32-51
  • 3.1 创作主体对商贾态度的历时性转变39-46
  • 3.1.1 先秦两汉时期文人对于商贾的态度39-41
  • 3.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商贾的态度41-43
  • 3.1.3 隋唐时期文人对于商贾的态度43-45
  • 3.1.4 五代宋初时期文人对于商贾的态度45-46
  • 3.2 南北文人的不同创作心态46-51
  • 3.2.1 出世心态与入世心态之别47-48
  • 3.2.2 神鬼观之别48-51
  • 4 商贾题材小说的文化意蕴51-70
  • 4.1 道教文化55-57
  • 4.1.1 清静无为、寡欲不争的核心教义55-56
  • 4.1.2 修性、修仙的仙道追求56-57
  • 4.2 佛教文化57-61
  • 4.2.1 宣扬佛法灵验58
  • 4.2.2 宣扬因果报应58-61
  • 4.3 儒家文化61-65
  • 4.3.1 义利之辩61-62
  • 4.3.2 商贾对传统家庭婚姻观念的背离62-63
  • 4.3.3 商贾的官本情结63-65
  • 4.4 巫文化65-70
  • 4.4.1 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神鬼信仰65-67
  • 4.4.2 天命信仰67-70
  • 5 结语70-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75-76
  • 致谢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丽丽;;论《太平广记》中的狐形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2 赵维国;论《太平广记》纂修的文化因素[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刘淑萍;《太平广记》里的虎[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04期

4 张国风;;《太平广记》在两宋的流传[J];文献;2002年04期

5 姜光斗;;《太平广记》在南宋流传的三则记载[J];文献;2003年03期

6 霍明琨;《太平广记》与社会文化[J];学术交流;2004年09期

7 牛景丽;《太平广记》的成书缘起[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5期

8 霍明琨;《太平广记》中的神异小说探研[J];学习与探索;2005年05期

9 姚永辉;从《太平广记》管窥“夜叉”形象的流变[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白帅敏;;论《太平广记》中的昆虫志怪[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霍明琨;;对于《太平广记》的整体文化观照[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焦杰;戴绿红;雷巧玲;;从《太平广记》中的仙女下凡故事看唐代的道教观念[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3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4 周勋初;;“芳林十哲”考[A];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毅中;梳理版本源流 呈现宋本原貌[N];光明日报;2012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国风;对古籍的那份珍惜与敬畏[N];光明日报;2014年

3 沈一民;另一种视野下的唐人精神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礼军;《太平广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盛莉;《太平广记》仙类小说类目及其编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太平广记》报应故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杰白;从《太平广记》狐狸形象描写看唐代文言小说的狐狸意象[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磊;《太平广记》所收六朝作品校释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淑萍;《太平广记》狐类龙类虎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晨峰;《太平广记》梦类型故事文献考略[D];郑州大学;2007年

6 郑少林;从《太平广记》看唐代山西社会生活[D];山西大学;2007年

7 刘敏;《太平广记》中的鼠信仰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黎红霞;《太平广记》生命观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尚施彤;《太平广记》鬼类文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江林;《太平广记》与唐代婚姻礼俗[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太平广记》商贾题材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83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