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苏轼祭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3 14:09
  祭文是古代常见的应用型文体,是作者对逝去亲友寄以哀思的工具,是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体形态上,祭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文体变化较为稳定,篇幅比较简短;文章风格上,祭文或典雅醇厚,或摇曳多姿,具有鲜明的特色,具备较强的文学欣赏价值。祭文起源于汉朝,在宋朝迎来了它的全面昌盛,逐渐从简单的“告神之语”发展成为具有丰富文采、包含作者思想志趣的文体。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留下了数量较为丰富的祭文,通过苏轼的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获得非常珍贵的文学和史学资料,如苏轼的生平交际、思想情感、文艺理论,甚至是北宋中后期的政治和历史事件。所以研究苏轼的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学界目前有关苏轼祭文的研究都限于局部性的简单探讨,其祭文的价值没有得到全面充分的认识。故本文的研究可以填补这个空缺。本文第一部分是祭文文体辨析及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是对祭文这种文体同其他哀祭类文体(诔文、吊文、哀词)在文体概念上和艺术特点上作出区分,以及整理祭文文体在先秦至先唐和唐宋两大历史时期中的流变情况。这一部分是后文写作的理论基础。本文第二部分是对苏轼祭文中人物关系的考述。主要内容是对苏轼祭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和思路
一、祭文文体与历史流变
    (一)祭文文体概念述说
    (二)祭文文体的历史流变
        1.先秦至六朝时期的祭文
        2.唐宋时期的祭文
二、苏轼祭文中的人物交游考述
    欧阳修
    韩琦
    韩绛
    刘敞
    范镇
    张方平
    欧阳奕
    欧阳发
    欧阳氏
    薛氏
    胡允文
    文同
    张先
    徐大受
    陈舜俞
    陈轼
    单锡
    蔡承禧
    司马光
    苏洵
    苏涣
    苏不欺
    王介
    王闰之
    王正路
    柳瑾
    柳仲远
    小二娘
    刁约
    任伋
    任钤辖
    石康伯
    黄好谦
    吴复古
    曾氏
    杨氏
    宣仁高太后
    大觉怀琏和尚
    龙井辩才和尚
    小结
    附录 苏轼祭文人物对象总结表
三、苏轼祭文的思想内容
    (一)祭友人——念旧情
    (二)祭贤臣——感恩德
    (三)祭亲人——祭哀思
    (四)祭骨冢——抒感慨
四、苏轼祭文的艺术特点
    (一)行文规范有序
        1.开头扎实平稳
        2.议论抒情谨严有序
        3.灵活插叙生活画面
    (二)修辞精切得体
        1.用典典雅庄重
        2.比喻贴切生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995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995577.html

上一篇:沈从文的《边城》及其美学追求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