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发布时间:2016-12-25 16:42

  本文关键词: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城市规划设计

【文章编号】 1006 - 3862( 2007) 05 - 0052 - 02

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朱学燕  (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环境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 环境艺术

也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 高度 。从人的心理角度研究环境艺术设计 ,是对环境的一种感性加理性的认识 。艺术心理学表明 ,人与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 关系 ,在这个相互的过程中 ,人可以改变环境 ,同时 , 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被环境所影响 。所以 , 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进行环 境设计时 ,要充分了解心理学的知识 ,将心理学运用在设计中 ,使之具有人性化 ,人情味 ,具有审美价值 。 【关键词】环境艺术 ; 心理学 ; 人性化 ; 审美 ; 夜景观 【中图分类号】TU02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代社会 ,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社会的不断进 步 ,人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于是越来越多的 “以人为本” 的设计产物应运而生 。到底什么是 “以 人为本” 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做到 ? “以人为本” 诸 ? 如此类的问题是当今设计师们最大的困惑 。把握住 人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 , 解决设计疑问 。美国认知 心理学家唐纳德 ? 诺曼提出所谓的 A. “物质心理 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最接近 , “艺术心理学” 。他认 为 ,人所存在的周围环境的设计原则 “构成了心理学 的一个分支 —— — 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 学” 环境设计中的艺术心理学 , 属于应用心理学 。 范畴 ,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 、 方法和研究成果 , 解决 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 “行为” “意识” 和 有关的设计研 究问题 。
[2 ] [1 ]

一些细微的地方 , 如怎样将传统风格与现代流行风 格相融合 ,雕塑应采用何种材质表现主题 ,花草树木 的应用等 。如此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都与现代 城市建设的人性化密切相关 。所以说 , 当代设计师 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指导 “以人为本” 的环境 艺术设计 。

1  艺术心理学与环境设计的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 ,是 “对人类生存 空间的设计” 。它研究的中心课题就是 “人 —— — 建筑 —— — 环境” 的和谐统一 。以人为中心 , 对 “人 —— —建 筑 —— — 环境” 的关系进行科学化 、 艺术化和舒适化的 设计协调 。 可见 ,一个好的环境是以人作为主要出 发点 ,因此 ,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就显的尤为重 要。 心理学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位重 要的人物赫伯特? 西蒙认为 “凡是以现存情形改 A. : 变成想望情形 ,为目标而构想行为方案的人都在搞 设计 。 环境设计师要根据复杂的环境要素进行条 ” 理性的分析 ,进行优化计算 ,做出合理的设计 。 环境对于主体心理及其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环境能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 , 如光 照、 、 、 噪音 色彩 温度等 。人对这些刺激能产生相应 的心理反应 ,抓住这种心理反应 ,从人的心理角度进 行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 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的需求 。 赫伯特? 西蒙曾说过 , 一个人 “他的行为随时间 A. , 而变化的表现复杂性主要是他所处环境复杂性的反
城市发展研究 14 卷 2007 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 14 No. 5 2007
[5 ] [4 ]

在环境设计中要注重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 。环 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艺术再创造 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是对人类生存空间通过 艺术的手法达到适合人类情感战线的人性化审美设 计 。 在这个审美过程中 , 通过与心理学的结合 , 可 以真正使环境 “适合人生存 , 适合人居住” 。环境心 理学表明 ,人与环境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这个互 动的过程中 ,人可以改变环境 , 同时 , 人的思想和行 为也可以被环境所影响 。现代的都市人很容易受到 身处环境的影响 ,也容易受到气氛的影响和暗示 ,所 以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与建筑物本身有关 , 还体现在
52  
[3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朱学燕 : 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6 ]

城市规划设计

映” 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与融合的关系 。人 。 通过主体行为改变环境 , 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的 心理活动 ,久而久之 ,以人的心理为出发点的环境空 间就与之形成一种默契 ,进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2  人性化心理与环境设计的融合
   互动的人形成了各种亲疏不一的人际关系 , 并 伴随着不同的心理活动 。心理通过其外在行为表现 出来 ,这便使得人们在同一空间内所处的位置以及 所处位置所带来的交互方式又能体现出相互之间的 [7 ] 人际关系 。 这种空间中特定的位置有时是通过一 定的习惯而人为确定的 , 最常见的是正式宴会桌的 位置排布 ,每个人所坐的位置直接体现了他们的角 色 。有时则是人们下意识的行为 , 是由于人际关系 而产生的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 这种行为往往能更加 真实地体现出人的潜在心理活动 , 例如公共场合下 的陌生人会选择并肩坐着而不会面对面坐着 , 即使 彼此相距较远 。 在彼此并不需要交往的场合 , 例如广场 、 图书 馆、 大厅等一些存在着素昧平生的人流的公共场所 的设计 ,应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 —— — 聚合和分 离 。有时 ,人们可能希望暂作停留 ; 有时 , 人们可能 希望聚在一起 ,进行交谈和休憩 ; 有时可能需要快速 离开 ; 有时则希望独处 。奥斯蒙德于 1959 年提出的 “社会离心空间” “社会向心空间” 以及 理论是解释相 应设计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他创造了社会离心和 社会向心两个概念 , 描述鼓励或者不鼓励人们交往 的空间 。社会向心空间试图将人们聚拢 , 离心空间 则试图将人们如同离心力般甩开 。 设计师高蒂设计的戈尔公园坐椅 , 正是运用了 “社会离心空间” “社会向心空间” 以及 的理论 。坐椅 中凹入的座位吸引两个以上人聚拢 , 便于相互之间 面对面的交流 ; 而凸出的座位则缺乏内聚的驱使 ,更 适合人独处 。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在环境中 的心理状况 ,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设计公共交往 空间 。丹麦学者扬? 盖尔在分析公共环境中 “驻留” 现象时曾提出 ,人们更愿意逗留的位置是边界和支 持物 ( 例如植物 、 坐凳 、 ) 旁边 , 因为这样既能提 廊柱 [8 ] 供一定的防护 ,又有更广泛的视野 。 我们发现这样 的位置 ,其实就是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向心核 ,使人们 可以向核心中聚拢 ; 反之 , 那些缺乏向心核的空间 , 例如空荡荡的场地 , 或者笔直的道路则不容易聚拢
城市发展研究 14 卷 2007 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 14 No. 5 2007

人群 。因此 ,如果设计师期望环境适合人们驻足交 流 ,可以增加一些向心的空间 ; 而如果希望人们不要 停留 ,尽可能快速地离开 , 则应提供一些离心的设 计 。我们比较一下那些情调浪漫 , 适合长时间交流 的酒吧 、 咖啡厅的布局 ,以及那些希望人们快速用餐 的快餐店 、 食堂的布局 , 就不难理解奥斯蒙德的理 论。

3  亮化设计与艺术心理学的关系
   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 单纯的空间设计 已不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 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地 探求新的研究领域 ,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 。 夜景灯光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 ,因此 ,也要运用 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在环境的照明设计上 。 不同的光环境伴随着不同的心理活动 ,所以 ,既 要考虑到灯的造型 、 、 亮度 明暗层次 、 色彩变幻 、 光色 氛围 、 空间搭配等基本因素 ,还要考虑到不同环境空 间所需的不同设计风格 、 设计要求 。通过抓住人们 微妙的心理变化 ,进而提高夜景观的文化品位 ,创造 一个宜人的夜景长廊 ,按照艺术规律创作艺术精品 , 引导大众的审美情趣 , 从而控制人对物体的感知与 想象 ,让人在无意识中调节情绪 、 陶治情操 。 提到夜景观 ,难免会想到魅力无穷的上海外滩 。 凡到上海的人都要去看一看夜间的黄浦江滩 。耸入 云霄的东方明珠 , 与一排欧洲风情的建筑隔着黄浦 江遥相呼应 ,让人有无限的遐想 。设计师正是抓住 人们这种对美的渴望 , 将无形的灯光运用在有形的 三维空间中 ,使夜晚的外滩另具一番特色 ,东方明珠 忽隐忽现 ,光顾陆离 ,让游人有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心 理感受 ,增强了走进去的欲望 。欧陆风的建筑上都 挂满了淡黄色的小灯 ,统一又不乏变化 ,使人身临其 境 ,像是真正感受到欧洲的文化 。这一切都充分体 现出夜景照明设计的艺术性 。

4  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 , 应 当从宏观来统筹 ,从长远来思考 ,用可持续发展的眼 光和思维来设计 。这就更需要切合当前社会的正确 的理念作引导 ,综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 ,考虑人的环 境中微妙的心理变化 ,从本质上做到 “以人为本”而 , 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 △ ( 下转 56 页)
5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城市规划设计

鲁  菁等 :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宅园设计中的运用 美术出版社 ,2005 年 5 月 .
[ 6 ] 张家骥著 . 中国造园艺术史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 . [ 7 ] 王树栋主编 . 园林建筑 . 马晓燕副主编 . 气象出版社 , 2004 年 3

能真正把握中国式 。 △
【参考文献】
[ 1 ] 王鲁民著 .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 .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

月.
[ 2 ] 袁忠著 . 中国古典建筑的意象化生存 The Imaginary Existence of Classical Chinese Architecture.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4 月 . [ 3 ] 彭一刚著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6 年 12 月 . [ 4 ] 武星宽编著 . 设计美学导论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6 年 12

作者简介 : 鲁菁 ( 1983 - ) , 女 , 湖北武汉人 , 武汉理工大学艺 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在读 , 专业方向是环境艺术 设计及其理论 ; 熊威 ( 1980 - ) , 男 , 湖北武汉人 , 湖北工业大学艺 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助教 。 收稿日期 :2007 - 08 - 10

月.
[ 5 ] 王受之著 . 骨子里的中国情节 Chinese Complex at Heart . 黑龙江

The 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hinese Modern Residence and G arden Design
LU Jing   XIONG Wei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lways influence the way of the people’ comprehension and thinking , which is completely been The s
embodied in our residence and garden design. How to use the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properly to creatively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lways an essential subject studied in modern design.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hinking and the practical use in residence and garden design , on the purpose of getting the general idea : how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Chinese culture.

【 Keywords】Residence ; Garden ; Traditional Culture ; Inherit ; Develop

( 上接 53 页)
【参考文献】
[ 1 ] [ 美 ] 唐纳德? 诺曼 . 设计心理学 , 梅琼译 ,10 页 , 北京 , 中信出 A.

京 : 解放军出版社 ,1987 年 .
[ 6 ] [ 美 ] 司马贺 ( 赫伯特? 西蒙 ) . 人工科学 . 武夷山译 ,76 页 , 上 A.

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
[ 7 ] 柳沙 . 设计艺术心理学》 《 ,325 页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版社 ,2003 年 .
[ 2 ] 赵江洪编著 . 设计心理学 ,1 页 , 北京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4 年 . [ 3 ] 武星宽 . 设计美学导论 ,1 页 , 武汉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 8 ] 参见 [ 丹麦 ] 扬? 盖尔 . 交往与空间 . 何人可译 ,151 — 页 , 北 154

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

年 12 月 .
[ 4 ] 武星宽 . 设计美学导论 ,153 页 , 武汉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6 年 12 月 . [ 5 ] [ 美 ] 赫伯特? 西蒙 . 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 . 杨砾译 ,129 页 , 北 A.

作者简介 : 朱学燕 ( 1983 - ) , 女 , 山东蓬莱人 ,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艺术学院研究生 。 收稿日期 :2007 - 08 - 06

The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in Art Psychology
ZHU Xueya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 living ,the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people’ s s
lives more profoundly and the Environmental Art has gradually risen to a new height. Environmental Art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 is an understanding of sentimental and rational thought.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dicates that a person with circumstance take on interactive relation ,in this mutual process ,person could change scene ,meanwhile ,human s idea and deed could be influenced by circumstance . Hence ’ ,when referred to environmental desig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ers must fully understand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t in design with aesthetic value.

【 Keywords】 of Design ; Psychics ; Environmental Art ; Aesthetic ; Night Scene Art

56  

城市发展研究 14 卷 2007 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 14 No. 5 200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关键词: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6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26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b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