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2:11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以上海日化产业中的包装设计为例,考察上海地区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城市商业文化及设计的变迁。文章从设计师自身的设计行为和社会设计活动两个方面来讨论,考察国家政策和设计的管理以及特定时代的特定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设计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体现于产业环境与设计的关系,设计师在特定文化经济条件下的特定创作活动,从而形成从内到外的设计体制研究视角,最终探索设计活动与上海社会及商业发展繁荣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主要以三个时间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的切入点,考察设计师们的工作方式在不同历史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发展变迁。上海自开埠以来,工商业及包装设计经历了解放前后的巨大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它在中国商业发展的龙头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工商业和设计业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第二个春天,这个时期经历了80年代的传奇式发展与90年代的沉沦与转变。到了新世纪2000年,上海的工商业及包装设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为辉煌的新时代。如今的设计环境既与20世纪之初的竞争性与市场特征相似,也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业经验和人才积淀有着不可或缺的紧密性。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观念和风格在不断的转变,民族风格的复兴与上海商业市场的变化对化妆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化妆品品牌的发展需要重新建构和设计。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是中国现代设计的先行官,是中国设计语言的传达者,同时构建了许多民族品牌,发扬了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播了多元的文化,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化妆品包装兼具设计之外的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上海化妆品 包装设计 商业环境 设计师 设计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524.2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22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3-14
  • 一、选题的背景13
  •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13-14
  • 第二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14-15
  • 一、研究地域14
  • 二、研究时段14-15
  • 第三节 名词概念的界定和说明15-16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框架16-17
  • 第五节 资料的筹备17-22
  • 一、历史文献17
  • 二、图像文献17
  • 三、已有研究著作17-19
  • 四、设计师口述资料19-22
  • 第二章 风格滥觞:开埠至改革开放的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22-48
  • 第一节 在政治大潮中发展的设计行业22-25
  • 一、设计行业的形成和转换22-23
  • 二、设计队伍的建设23-24
  • 三、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24-25
  • 第二节 特定时代的特定设计25-33
  • 一、中国现代包装设计的起源25-27
  • 二、民族风格的初探27
  • 三、历次政治运动的印记27-29
  • 四、简单现代主义的呈现29-31
  • 五、与世界设计史若离若合的地位31-32
  • 六、对以后设计发展的巨大影响32-33
  • 第三节 民族化妆品品牌的积淀33-48
  • 一、“广生行”创立——民族品牌“双妹”风靡33-35
  • 二、大家族创立的前奏——美加净35-44
  • 三、“香香”族的繁华——百雀羚护肤脂、友谊牌雪花膏、雅霜、留兰香牙膏44-48
  • 第三章 巨澜骤转:改革开放后上海设计业的变迁48-55
  • 第一节 从计划走向市场改革推动了发展48-49
  • 第二节 80年代的传奇式发展49-52
  • 第三节 90年代的改制与变迁52-53
  • 第四节 二十世纪设计业重铸辉煌53-55
  • 第四章 美丽绽放:改革开放后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发展55-93
  • 第一节 80年代昙花一现的设计繁荣55-69
  • 一、代表设计师和设计作品55-67
  • (一) 露美设计者——刘维亚55-58
  • (二) 汉方凤凰——赵佐良58-60
  • (三) 护手霜第一人——沈缨60-63
  • (四) 清妃怡人——周爱华63
  • (五) “妃”与“飞”——柯烈63-64
  • (六) “海鸥”与“红鸟”——蒋峻64-65
  • (七) 蜂花——范欣65-66
  • (八) 其他66-67
  • 二、走向市场化的初始设计风格67-69
  • 第二节 90年代设计的沉沦和转变69-76
  • 一、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69-74
  • (一) 凤凰系列69-70
  • (二) 六神系列70-71
  • (三) 佰草集问世71
  • (四) 第一套男士化妆品品牌——高夫71-72
  • (五) 高姿设计师——顾传熙72-73
  • (六) 其他73-74
  • 二、机遇与挑战促动着设计风格的转变74-76
  • 第三节 2000年以来的重铸辉煌76-83
  • 一、代表品牌76-82
  • (一) 民族创新——百雀羚76-78
  • (二) 老上海味道——双妹78-80
  • (四) 我们的品牌——佰草集80-81
  • (五) 其他81-82
  • 二、多样性和复合型的设计主流82-83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展览交流和学术探讨83-93
  • 一、协会84
  • 二、十人包装设计展84-85
  • 三、“中国之星”大奖赛85
  • 四、“世界之星”大奖赛85
  • 五、“华东大奖”比赛85-86
  • 六、“东方之星”大奖赛86-87
  • 七、展览会87-89
  • 八、走在设计前沿的各种设计院校89-93
  • (一) 协会教育89-90
  • (二) 学校教育90-93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观念和风格的转变93-106
  • 第一节 民族风格的界定和发扬93-97
  • 一、民族风格的扩大93-96
  • 二、民族样式的艰难复苏96-97
  • 第二节 市场的全新定位97-100
  • 一、化妆品市场发展变化97-99
  • 二、市场变化的启示99-100
  • 第三节 品牌的重新设计与构建100-106
  • 一、老品牌的复兴100-103
  • 二、老品牌的发展优势与不足103-106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对现代设计史的贡献106-115
  • 第一节 中国设计的先锋者106-108
  • 第二节 民族品牌的建构者108-110
  • 第三节 中国设计语言的演绎者110-112
  • 第四节 多元化文化的传播者112-115
  • 结语115-118
  • 参考文献118-125
  • 附录125-179
  • 附录一 庄建民老师访谈记录125-133
  • 附录二 沈缨老师访谈记录133-139
  • 附录三 赵佐良老师访谈记录139-147
  • 附录四 刘维亚老师访谈记录147-154
  • 附录五 陈关鸿老师访谈记录154-160
  • 附录六 顾传熙老师访谈记录160-166
  • 附录七 蒋峻老师访谈记录166-168
  • 附录八 钱国梁老师访谈记录168-174
  • 附录九 徐军老师访谈记录174-176
  • 附录十 邵隆图老师访谈记录176-179
  • 致谢179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化妆品包装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68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