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江南园林的营造方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7:13

  本文关键词:江南园林的营造方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和探索江南古典园林中的造园精华,将其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现代住宅区景观设计中,以改善现代居住者的住宅区质量,满足现代居住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作用。江南古典园林得益于中国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是造园家通过多种营造手法对园林空间、园林要素独具匠心的处理、在自然形态中提炼出的“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空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搜集和整理,分析和总结了我国现代住宅区景观环境的现状和不足之处,阐明现代居住者对住宅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景观的需求和渴望。从儒、道、释、山水诗、画等哲学、宗教思想及传统文化层面研究其对江南古典园林的艺术渗透,提炼总结江南园林的营造理念;通过对空间艺术、造景、园林要素、题记点景等营造方法的研究分析,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江南园林文化的觉醒。再从自然、人居环境、人文内涵等方面找出江南园林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联系与延续,从中汲取中国本土的园林景观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宜居景观。分别从造园思想、空间艺术、造景手法、造景元素等方面提出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并以安徽敬亭山君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实例验证所研究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地域适用性,探讨出一条更具中国本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住宅景观设计新途径。通过对江南园林艺术精髓的深刻研究,为现代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设计源泉和典范,进而挖掘出其对现代住宅区景观设计独具内涵的文化传承意义,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居住者对住宅区景观的新诉求;并用现代科技材料、构筑方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重新诠释,在继承传统园林优秀成果的同时,实现住宅区景观设计手法的创新。
【关键词】:江南园林 营造 方法 理念 住宅区景观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2;TU98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的背景9-10
  • 1.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内容14
  • 1.4 研究方法14-16
  • 1.5 研究框架16-17
  • 第2章 江南园林营造理念与营造方法17-38
  • 2.1 江南园林营造理念17-21
  • 2.1.1 传统哲学思想的启蒙17-19
  • 2.1.2 传统文化的熏陶19-20
  • 2.1.3 隐逸思想的影响20-21
  • 2.2 江南园林的营造方法21-37
  • 2.2.1 空间艺术的设计手法21-25
  • 2.2.2 造景表现手法25-28
  • 2.2.3 园林要素的配置28-36
  • 2.2.4 题记点景的运用36-37
  • 2.3 本章小结37-38
  • 第3章 江南园林与住宅区景观的关系38-43
  • 3.1 江南园林与住宅区景观的联系39-42
  • 3.1.1 地域文化的传承39-40
  • 3.1.2 人与自然的共生40-41
  • 3.1.3 适宜的人居环境41-42
  • 3.2 江南园林在住宅区景观中的延续42-43
  • 3.2.1 生态和谐的居住方式42
  • 3.2.2 丰富宜居的景观内涵42-43
  • 3.2.3 平淡雅致的艺术品位43
  • 第4章 江南园林营造方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3-57
  • 4.1 造园思想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4-45
  • 4.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思想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4
  • 4.1.2“天人合一”思想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4-45
  • 4.1.3“意在笔先”思想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5
  • 4.2 空间艺术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5-49
  • 4.2.1“藏与露”手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5-46
  • 4.2.2“疏与密”手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6
  • 4.2.3“虚与实”手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6-47
  • 4.2.4“曲径通幽”手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7-49
  • 4.3 造景元素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9-54
  • 4.3.1 建筑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49-50
  • 4.3.2 山石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50-51
  • 4.3.3 水体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51-53
  • 4.3.4 植物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53-54
  • 4.4 造景手法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54-57
  • 4.4.1 借景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54-55
  • 4.4.2 框景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55-56
  • 4.4.3 漏景在住宅区景观中的运用56-57
  • 第5章 敬亭山君住宅区景观营造57-73
  • 5.1 项目概况57-60
  • 5.1.1 区位分析57-58
  • 5.1.2 场地分析58-59
  • 5.1.3 坡地分析59-60
  • 5.2 地域特色文化分析60-61
  • 5.2.1 以敬亭山为代表的诗歌文化60
  • 5.2.2 以宣纸宣笔为代表的纸墨文化60-61
  • 5.2.3 以查济、江村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61
  • 5.3 整体设计构思61-62
  • 5.3.1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1
  • 5.3.2 以地域文化为核心切入点61-62
  • 5.4 景观空间布局的处理62-64
  • 5.4.1 功能分区62-63
  • 5.4.2 主题庭院63-64
  • 5.5 园林造景手法在敬亭山君住宅区的运用分析64-73
  • 5.5.1“障”与“藏”——窥探院内景观的神秘64-65
  • 5.5.2“曲径通幽”——营造景深之感65-66
  • 5.5.3“疏与密”——形成空间对比66-67
  • 5.5.4“小中见大”——庭院式建筑67-69
  • 5.5.5 模山拟水69-70
  • 5.5.6 可观、可品、可闻的植物配置70-73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结论73
  • 6.2 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洁;;汲古出新——论明清江南园林文化特征的形成[J];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04期

2 曹宁;胡海燕;;论明清江南园林之装饰艺术与时代人文思想[J];美术大观;2006年12期

3 王珏;;古代江南园林的布局特色[J];美术大观;2008年12期

4 张兴龙;;江南园林的诗画境界[J];传承;2009年03期

5 岑志强;;唐诗宋词浸淫中的江南园林——从古诗词看江南园林的植物配置[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6期

6 李琰;;谈江南园林中的桥[J];美术大观;2010年08期

7 郑湘阳;;山西园林与江南园林风格影响因素的比较[J];现代园艺;2011年17期

8 卢俞;;陈金根 收藏起江南园林[J];华人世界;2008年02期

9 曹宁;胡海燕;;论明清江南园林之装饰艺术与时代人文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王琴;;江南园林景观构美布局艺术[J];美术大观;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凯;;重新认识江南园林:早期差异与晚明剧变[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张

本文编号:273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73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