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艺术金融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10:19

  本文关键词:艺术金融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立足于艺术金融视角,对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做系统的专题研究,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中艺术金融存在形态的归纳与案例分析,重点探讨艺术金融介入后对艺术品市场各个环节产生的效果与影响,试图呈现出艺术金融介入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之所以选择以艺术金融的介入作为切入点来分析艺术品市场,是因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随着经济的增长与人们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艺术品投资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资产配置的一个选项,艺术金融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并形成一个不可抗拒的浪潮,其强大的吸附作用,将艺术品市场的各个要素都凝聚到一个资本的范畴,使艺术品市场从市场形态到交易手段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这样一个秩序重组的过程中,艺术金融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笔者想要探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笔者通过梳理从传统艺术品市场到当代艺术品市场交易模式的演变过程,引出艺术金融介入后的新型交易模式;第二章,通过呈现艺术金融的几种存在形态与典型案例,笔者发现艺术金融对艺术品交易的介入是全方位的,并发挥着融合各市场要素的作用;第三章则分别从三个视角进行切入,即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旨在分析艺术金融的介入对这几个市场要素产生的效果与影响,笔者认为在新的资本环境下,这三者势必受到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参与心态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第四章,笔者从宏观角度讨论艺术金融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关系以及未来趋势,并得出一个结论:艺术金融并不是单纯概念意义上的“艺术+金融”,而是一种聚合手段,艺术品市场中的各个环节都无法切断这种内在的衔接,从更深层次来说,艺术金融是当下艺术品市场发展进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艺术金融是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命题,其中涉及多个学科的范畴,本文以美术学和艺术市场学为理论主体,辅以艺术文化经济学,艺术品投资学,艺术管理学,金融学等学科理论,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与田野考察法对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中的金融资本介入现象进行了有效的梳理与分析。根据对艺术金融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现状的研究,笔者认为,艺术金融的出现是艺术品市场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艺术不会因为金融资本的介入而脱离自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相反,艺术金融的发展会加快中国艺术品市场制度的成熟与完善,从而吸引更多大众群体关注艺术文化产业并共享艺术市场繁荣带来的成果。
【关键词】:艺术金融 资本介入 艺术品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1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7
  • 一、选题缘由9
  • 二、选题意义9-10
  • (一)学理意义9-10
  • (二)现实意义10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一)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概述10-11
  • (二)关于当代艺术品市场与交易方式的文献11-13
  • (三)关于艺术金融交易模式的文献13-14
  • 四、研究重难点及研究方法14-17
  • (一)研究重难点14-15
  • (二)研究方法15-17
  • 第一章 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模式概述17-33
  • 第一节 传统艺术品市场17-20
  • 一、乐趣无穷的捡漏地——古玩跳蚤市场17-19
  • 二、中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文物商店19-20
  • 第二节 现代艺术品市场20-27
  • 一、艺术家的推手——画廊20-23
  • 二、一槌定乾坤的交易——拍卖行23-24
  • 三、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艺术博览会24-27
  • 第三节 艺术金融介入后的艺术品市场27-30
  • 一、虚拟平台的新风尚——艺术品电子商务交易27-29
  • 二、金融资本助力下的巨大变革——艺术金融29-30
  • 本章小结30-33
  • 第二章 艺术金融的存在形态与国内外案例33-45
  • 第一节 艺术金融的概念33-34
  • 第二节 艺术金融工具34-42
  • 一、艺术品基金34-39
  • 二、艺术品信托39-41
  • 三、艺术品份额化交易41-42
  • 第二节 艺术金融服务42-43
  • 一、艺术品按揭与抵押贷款42-43
  • 二、艺术品鉴赏计划43
  • 本章小结43-45
  • 第三章 艺术金融介入后对当代艺术品市场各要素影响研究45-55
  • 第一节 生产者——“推手”还是“掣肘”45-49
  • 一、艺术金融助力艺术家推广45-48
  • 二、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弊端48-49
  • 第二节 经营者——“机遇”还是“挑战”49-51
  • 一、金融介入带来的新机遇50
  • 二、来自市场大洗牌的挑战50-51
  • 第三节 消费者——“投资”还是“投机”51-53
  • 一、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选择51-53
  • 二、短期获利的投机意识53
  • 本章小结53-55
  • 第四章 艺术金融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关系55-63
  • 第一节 艺术价值与金融资本的双向打磨作用55-56
  • 第二节 艺术金融介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现实意义56-58
  • 一、艺术金融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进程56-57
  • 二、艺术金融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服务提供新理念57
  • 三、艺术金融加快大众参与艺术品交易的步伐57-58
  • 第三节 艺术金融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未来趋势58-60
  • 一、艺术品市场格局逐步优化58-59
  • 二、收藏者与投资者角色分化趋向明显59
  • 三、互联网与艺术金融结合是市场创新的突破口59-60
  • 本章小结60-63
  •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71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投资当代艺术品,您准备好了吗?[J];收藏界;2006年06期

2 董春晓;;“当代艺术”的使命与两难[J];美术观察;2007年12期

3 杨育谋;;中国当代艺术品:高价泡沫何时破灭[J];金融经济;2008年19期

4 闫郢;;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中国当代艺术品被大众接受现状初探[J];美术大观;2011年06期

5 张丽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危机[J];天涯;2010年01期

6 任硕;;浅析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接轨后的去从问题[J];作家;2012年16期

7 康璨;;《橙,红,黄》与5.47亿——当代艺术品最高拍卖价格纪录背后[J];中华民居(中旬版);2012年08期

8 赵力;;中国当代艺术品的高价时代[J];中国书画;2006年05期

9 瑞秋;;从秋拍结果看当代艺术品投资趋势[J];艺术市场;2006年01期

10 ;艺术的边缘!市场的主流? 从2005年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J];艺术与投资;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峰;当代艺术品:100元和1000万元的区别有多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黄辉;当代艺术品的天价疑云[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隐患[N];金融时报;2007年

4 记者  顾国泉;中国当代艺术品走红春拍[N];上海金融报;2006年

5 牟建平;当代艺术品的钱谁赚去了?[N];文汇报;2007年

6 郭庆祥;当代艺术中的“丑态图像”——是“垃圾”还是商机?[N];文汇报;2007年

7 见习记者 孙姗姗;“当代艺术品市场没有泡沫”[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牟建平;当代艺术:“金矿”还是“泡沫”?[N];北京日报;2007年

9 王健;警惕当代艺术品投资价格泡沫破裂[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顾咪咪;当代艺术品:金矿中有垃圾[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亚楠;艺术金融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李兰芳;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3 姜黎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及大陆个体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姜黎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及其大陆藏家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杜海娟;北京当代艺术品市场调查[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6 周昊;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乱象梳理[D];四川音乐学院;2012年

7 郭晶;北京当代艺术品市场职业画廊经纪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艺术金融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8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