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与地域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20:16

  本文关键词: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与地域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宝鸡,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国传统文化(姜炎文化、周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保存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境内各类文化遗存颇丰,尤其是独具地域性特色的西府传统民居,更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文章以独具地域性特色的宝鸡传统民居作为切入点,将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审美与地域景观的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法对宝鸡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经济进行了概括分析研究。其次,运用田野调查、测绘制图、归类总结等方法,对宝鸡地区传统民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形成条件、建筑特征、院落结构和建筑装饰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列举和分析了目前留存的最具代表性的15个民居院落。最后,运用田野调查、归纳总结和相互比对等方法,探究并总结了宝鸡地区传统民居对于地域景观设计的现状,以及宝鸡地区传统民居对于地域景观设计可借鉴的经验与相结合的原则和建议。基于以上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宝鸡地区还散落有大量传统民居,它们从建筑形制、院落结构和建筑装饰上能够体现出该地区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本原文化和审美文化。2.我国的景观设计在经历了初期的茫然和中期的崇洋后,正在全面进入民族的复兴时期,在景观设计中需要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就宝鸡地区而言,传统民居中的诸多方面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在地域景观的设计中可以有将两者有机结合。3.在宝鸡地区的地域景观设计中,可以吸取和借鉴该地区传统民居中材料、技术、审美方面的经验,并且应当遵循科学性、地域性、可持续性三大原则,做好地域特色与现代特色的结合、传承与发扬的结合和科学与可持续性的结合,以实现在该地区的地域景观设计中从多方面来凸显地域文化和对传统民居乃至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宝鸡地区 传统民居 地域性 景观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1.5;TU98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综述9-13
  • 1.1 选题的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
  • 1.2.2 研究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10-11
  • 1.3.1 国外研究概况10
  • 1.3.2 国内研究概况10-11
  • 1.4 研究内容11
  • 1.5 主要研究方法11-12
  • 1.5.1 田野调查法11
  • 1.5.2 测绘制图法11
  • 1.5.3 文献数据分析法11-12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12-13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13-16
  • 2.1 宝鸡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13-14
  • 2.2 宝鸡地区社会概况14
  • 2.3 宝鸡地区人文概况14-15
  • 2.4 宝鸡地区经济概况15-16
  • 第三章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调查分析研究16-36
  • 3.1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概况16
  • 3.2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形成条件16-18
  • 3.2.1 自然条件的影响16-17
  • 3.2.2 礼制观念的影响17
  • 3.2.3 政治历史的影响17-18
  • 3.3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特征18-21
  • 3.3.1 总体特征18
  • 3.3.2 建筑单体的特征18
  • 3.3.3 院落组合的特征18-21
  • 3.4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院落结构21-22
  • 3.4.1 倒座21-22
  • 3.4.2 厦房22
  • 3.4.3 厅房22
  • 3.4.4 正房22
  • 3.5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22-29
  • 3.5.1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载体23-27
  • 3.5.2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图案类型27-28
  • 3.5.3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28-29
  • 3.6 宝鸡地区留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29-36
  • 3.6.1 凤翔县周家大院29-30
  • 3.6.2 凤翔县马家大院30
  • 3.6.3 扶风县温家大院30-31
  • 3.6.4 千阳县刘家大院31
  • 3.6.5 千阳县黄家大院31-32
  • 3.6.6 渭滨区刘家大院32
  • 3.6.7 渭滨区彭家大院32
  • 3.6.8 渭滨区顾家大院32-33
  • 3.6.9 陇县徐家大院33
  • 3.6.10 陇县宋家大院33
  • 3.6.11 陇县杨家大院33-34
  • 3.6.12 陇县孙家大院34
  • 3.6.13 陇县张家大院34
  • 3.6.14 麟游县刘家大院34-35
  • 3.6.15 金台区马家大院35-36
  • 第四章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与地域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探索研究36-44
  • 4.1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与地域景观设计相结合的现状分析36-38
  • 4.1.1 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可用资源颇丰36
  • 4.1.2 丰富了地域景观设计形式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36-37
  • 4.1.3 盲目的抄袭和低劣的粗建现象严重37
  • 4.1.4 设计的形式和手法较为单一37-38
  • 4.2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对于地域景观设计可借鉴的经验38-39
  • 4.2.1 传统材料与技术经验的借鉴38
  • 4.2.2 审美功能经验的借鉴38-39
  • 4.3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与地域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原则39-40
  • 4.3.1 科学性原则39
  • 4.3.2 地域性原则39-40
  • 4.3.3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40
  • 4.4 宝鸡地区传统民居与地域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建议40-44
  • 4.4.1 尊重地域、注重时代,,坚持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相结合40-41
  • 4.4.2 古为今用、意在创新,坚持传承与发扬相结合41-42
  • 4.4.3 以人为本、和谐共荣,坚持科学与可持续相结合42-44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剑青;;陕西传统民居景观的地域分异及形成机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4期

2 韦娜;刘茵;;关中半山半塬地区民居空间格局演变[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3 李凌;杨豪中;谢更放;;非物质文化保护视角下小城镇民俗文化空间载体设计——以陕西五泉镇关中院子民俗文化商业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4年10期

4 祁剑青;;陕西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唐都学刊;2014年05期

5 孙景芝;吉文丽;张萌;王清;吉鑫淼;;“新乡土主义”在半农半牧地区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额敏县村镇景观规划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6 浦欣成;王竹;黄倩;;建筑学视角下国内乡村聚落研究解析[J];华中建筑;2013年08期

7 徐健生;李志民;;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及其现代传承初探[J];华中建筑;2012年09期

8 常小勇;;论传统民居的现代传承策略——以银川望都郡府别墅区项目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2年06期

9 王琼;郑凯;王葆华;;关中乡村院落景观微演变合理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10 徐健生;;陕西关中传统民居文脉语境下的建筑创作思考[J];城市建筑;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宝鸡地区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与地域景观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9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1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